不假金玉饰
出自宋朝释文珦的《羌笛》- 美竹生穷崖,西人翦为笛。
制度诚简易,不假金玉饰。
五音既繁会,八音亦交出。
凤鸣何雝雝,龙吟尤历历。
贪者听之廉,愁者听之怿。
悍者听之和,劳者听之佚。
遗调感人多,今人孰能识。
空复想桓伊,三弄楚天碧。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西域人通过将生长在贫瘠的崖壁上的美竹制成笛子,创造出了动听的音乐。他的制笛方法简单实用,不需要使用金玉等华丽的装饰。他的笛声五音和八音都非常丰富,能够吸引不同心境的人倾听。无论是贪婪的人、忧愁的人、粗暴的人还是劳累的人,都能从笛声中得到不同的感受。然而,这种美妙的音乐调暗藏着深深的感情,但今天的人们却很少有人能领悟其中的含义。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想象桓伊(古代文学中一位善于演奏笛子的人物)的怀念之情,并期望能再次听到这样的笛声,如同在蓝色的楚天中轻弹三曲。
- 背诵
-
羌笛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西域人通过将生长在贫瘠的崖壁上的美竹制成笛子,创造出了动听的音乐。他的制笛方法简单实用,不需要使用金玉等…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位西域人通过将生长在贫瘠的崖壁上的美竹制成笛子,创造出了动听的音乐。他的制笛方法简单实用,不需要使用金玉等华丽的装饰。他的笛声五音和八音都非常丰富,能够吸引不同心境的人倾听。无论是贪婪的人、忧愁的人、粗暴的人还是劳累的人,都能从笛声中得到不同的感受。然而,这种美妙的音乐调暗藏着深深的感情,但今天的人们却很少有人能领悟其中的含义。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想象桓伊(古代文学中一位善于演奏笛子的人物)的怀念之情,并期望能再次听到这样的笛声,如同在蓝色的楚天中轻弹三曲。折叠 -
释文珦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482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