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来忘万事

出自宋朝释文珦的《荒径
芒径入林微,蓬庐客到稀。
苔痕侵药裹,山色冷吟衣。
蚯蚓耕泥起,蜻蜓点水飞。
坐来忘万事,静看宿云归。
荒径拼音解读
máng jìng lín wēi
péng dào
tái hén qīn yào guǒ
shān lěng yín
qiū yǐn gēng
qīng tíng diǎn shuǐ fēi
zuò lái wàng wàn shì
jìng kàn xiǔ 宿 yún gu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进入深山幽谷的景象,路途艰辛,但是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他进入了一片稀少人烟的蓬庐,看到了青苔侵蚀着药裹,感受到了寒冷的山色。但是他也看到了蚯蚓耕作泥土,蜻蜓在水面飞舞,这些平凡却不失生命力的场景。他静静地坐下来,忘掉了世间纷扰,享受宿云归去的美景,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荒径注释

【蜻蜓点水】甫《曲江》诗之二:“穿花蛺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谓蜻蜓飞行水面产卵,尾部触水即起。宋晏殊《渔家傲》词:“嫩緑堪裁红欲绽,蜻蜓点水鸟游畔。”《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这边两个新人在新房里乍来乍去,如蛺蝶穿花;欲即欲离,似蜻蜓点水。”2.用以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费孝通《访美掠影·应用压倒理论》:“我要和他们交流,那就必须弄清楚这些新名词,这却不是这一个月蜻蜓点水式的访问所能做到的。”《人民文学》1981年第7期:“而以蜻蜓点水的体验生活方式来进行补充,也只是挣一个花一个,趸一点卖一点,不能用之不竭。”…展开
【蜻蜓点水】甫《曲江》诗之二:“穿花蛺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谓蜻蜓飞行水面产卵,尾部触水即起。宋晏殊《渔家傲》词:“嫩緑堪裁红欲绽,蜻蜓点水鸟游畔。”《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这边两个新人在新房里乍来乍去,如蛺蝶穿花;欲即欲离,似蜻蜓点水。”2.用以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费孝通《访美掠影·应用压倒理论》:“我要和他们交流,那就必须弄清楚这些新名词,这却不是这一个月蜻蜓点水式的访问所能做到的。”《人民文学》1981年第7期:“而以蜻蜓点水的体验生活方式来进行补充,也只是挣一个花一个,趸一点卖一点,不能用之不竭。”折叠

荒径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进入深山幽谷的景象,路途艰辛,但是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他进入了一片稀少人烟的蓬庐,看到了青苔侵蚀着…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进入深山幽谷的景象,路途艰辛,但是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他进入了一片稀少人烟的蓬庐,看到了青苔侵蚀着药裹,感受到了寒冷的山色。但是他也看到了蚯蚓耕作泥土,蜻蜓在水面飞舞,这些平凡却不失生命力的场景。他静静地坐下来,忘掉了世间纷扰,享受宿云归去的美景,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折叠

作者介绍

释文珦 释文珦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48012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