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樽前半丈红

出自宋朝苏轼的《与欧育等六人饮酒
忽惊春色二分空,且看樽前半丈红
苦战知君便白羽,倦游怜我忆黄封。
年来齿发老未老,此去江淮东复东。
记取六人相会处,引杯看剑坐生风。
与欧育等六人饮酒拼音解读
jīng chūn èr fèn kōng
qiě kàn zūn qián bàn zhàng hóng
zhàn zhī jūn biàn 便 bái
juàn yóu lián huáng fēng
nián lái chǐ 齿 lǎo wèi lǎo
jiāng huái dōng dōng
liù rén xiàng huì chù
yǐn bēi kàn jiàn zuò shēng fē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春天的一个美好时刻,突然感到心中空虚。他抬头看到酒杯前半杯红酒,心中更加感到孤独。 作者提到自己曾经经历过苦战,但他知道朋友已经不在身边,只有他一个人面对困境。同时,他也怜惜游荡的自己,回忆起曾经掌管东海的黄封。 尽管岁月流逝,作者的精神和意志并未老去。他即将前往江淮以东的地方,开始新的旅程。 最后,作者回忆起与六位朋友相聚的场景,大家一起喝酒,看剑,风生水起。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旅途的思考和情感。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与欧育等六人饮酒注释

【半丈红】宋苏轼《与欧育等六人饮酒》诗:“忽惊春色二分空,且看樽前半丈红。”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六:“正月下旬宜接桃、梅、李、杏、半丈红。”…展开
【半丈红】宋苏轼《与欧育等六人饮酒》诗:“忽惊春色二分空,且看樽前半丈红。”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六:“正月下旬宜接桃、梅、李、杏、半丈红。”折叠

与欧育等六人饮酒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春天的一个美好时刻,突然感到心中空虚。他抬头看到酒杯前半杯红酒,心中更加感到孤独。 作者提到自己曾经…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春天的一个美好时刻,突然感到心中空虚。他抬头看到酒杯前半杯红酒,心中更加感到孤独。 作者提到自己曾经经历过苦战,但他知道朋友已经不在身边,只有他一个人面对困境。同时,他也怜惜游荡的自己,回忆起曾经掌管东海的黄封。 尽管岁月流逝,作者的精神和意志并未老去。他即将前往江淮以东的地方,开始新的旅程。 最后,作者回忆起与六位朋友相聚的场景,大家一起喝酒,看剑,风生水起。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旅途的思考和情感。折叠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94702.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