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主意自惨
出自宋朝苏轼的《颍大夫庙》- 人情难强回,天性可微感。
世人争曲直,苦语费摇撼。
大夫言何柔,暴主意自惨。
荒祠傍孤冢,古隧有残坎。
千年惟茅焦,世亦贵其胆。
不解此微言,脱衣徒勇敢。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通过描述人性的微妙感受和处世之道,表达出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感慨。 第一句“人情难强回,天性可微感”表明人性中存在着复杂的情感,尽管我们努力去控制和压抑它们,但它们仍然会在某些时刻被唤醒。 接着,诗中提到了人们在追求曲直之间的争斗,以及言辞之间的纷争。同时,大夫和暴主的反差也提示我们应该在处事上保持温和,不要过于强势。 下面几句则描绘了荒废的祠堂和残破的古隧道,再次表现了岁月沉淀带来的深刻印记。而茅焦胆大的形容,则表达了对这种精神品质的钦佩和推崇。 最后一句“不解此微言,脱衣徒勇敢”,告诫人们不能只看到胆大妄为的表象,而忽视了其中的微妙含义。
- 背诵
-
颍大夫庙诗意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人性的微妙感受和处世之道,表达出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感慨。 第一句“人情难强回,天性可微感”表明人性中存…展开这首诗通过描述人性的微妙感受和处世之道,表达出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感慨。 第一句“人情难强回,天性可微感”表明人性中存在着复杂的情感,尽管我们努力去控制和压抑它们,但它们仍然会在某些时刻被唤醒。 接着,诗中提到了人们在追求曲直之间的争斗,以及言辞之间的纷争。同时,大夫和暴主的反差也提示我们应该在处事上保持温和,不要过于强势。 下面几句则描绘了荒废的祠堂和残破的古隧道,再次表现了岁月沉淀带来的深刻印记。而茅焦胆大的形容,则表达了对这种精神品质的钦佩和推崇。 最后一句“不解此微言,脱衣徒勇敢”,告诫人们不能只看到胆大妄为的表象,而忽视了其中的微妙含义。折叠 -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93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