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赖丝与竹
出自宋朝苏轼的《游东西岩》- 谢公含雅量,世运属艰难。
况复情所锺,感概萃中年。
正赖丝与竹,陶写有余欢。
尝恐儿辈觉,坐令高趣阑。
独携缥缈人,来上东西山。
放怀事物外,徙倚弄云泉。
一旦功业成,管蔡复流言。
慷慨桓野王,哀歌和清弹。
挽须起流涕,始知使君贤。
意长日月促,卧病已辛酸。
恸哭西州门,往驾那复还。
空余行乐处,古木错苍烟。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讲述了一个名叫谢公的人,他心胸广阔,能够容纳世间艰难险阻。尤其是在中年之后,他更加感慨万千。 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他常常使用丝和竹这些乐器来排遣内心的情绪。但是他也担心,如果不好好地传承下去,那么他所珍视的高雅文化便会消失殆尽。 因此,他选择孤身前往东西山,与缥缈人一起游玩。在那里,他将所有的烦恼都放空,并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美好感觉。 最后,他认为如果自己的功业真正得以完成,那么流言蜚语也就无所谓了。在悲痛哀嚎之余,他还深深地怀念“桓野王”,并弹奏出哀婉的歌声。最终,他深深地感受到,只有像使君那样具备智慧和勇气的人才是真正的贤士。
- 背诵
-
游东西岩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讲述了一个名叫谢公的人,他心胸广阔,能够容纳世间艰难险阻。尤其是在中年之后,他更加感慨万千。 为了表达自己的情…展开这首诗是讲述了一个名叫谢公的人,他心胸广阔,能够容纳世间艰难险阻。尤其是在中年之后,他更加感慨万千。 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他常常使用丝和竹这些乐器来排遣内心的情绪。但是他也担心,如果不好好地传承下去,那么他所珍视的高雅文化便会消失殆尽。 因此,他选择孤身前往东西山,与缥缈人一起游玩。在那里,他将所有的烦恼都放空,并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美好感觉。 最后,他认为如果自己的功业真正得以完成,那么流言蜚语也就无所谓了。在悲痛哀嚎之余,他还深深地怀念“桓野王”,并弹奏出哀婉的歌声。最终,他深深地感受到,只有像使君那样具备智慧和勇气的人才是真正的贤士。折叠 -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93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