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心与身退

出自唐朝王维的《送韦大夫东京留守
人外遗世虑,空端结遐心。
曾是巢许浅,始知尧舜深。

苍生讵有物,黄屋如乔林。
上德抚神运,冲和穆宸襟。

云雷康屯难,江海遂飞沉。
天工寄人英,龙衮瞻君临。

名器苟不假,保釐固其任。
素质贯方领,清景照华簪。

慷慨念王室,从容献官箴。
云旗蔽三川,画角发龙吟。

晨扬天汉声,夕卷大河阴。
穷人业已宁,逆虏遗之擒。

然后解金组,拂衣东山岑。
给事黄门省,秋光正沉沉。

壮心与身退,老病随年侵。
君子从相访,重玄其可寻。
送韦大夫东京留守拼音解读
rén wài shì
kōng duān jié xiá xīn
céng shì cháo qiǎn
shǐ zhī yáo shùn shēn
cāng shēng yǒu
huáng qiáo lín
shàng shén yùn
chōng chén jīn
yún léi kāng tún nán
jiāng hǎi suí fēi chén
tiān gōng rén yīng
lóng gǔn zhān jūn lín
míng gǒu jiǎ
bǎo rèn
zhì guàn fāng lǐng
qīng jǐng zhào huá zān
kāng kǎi niàn wáng shì
cóng róng xiàn guān zhēn
yún sān chuān
huà jiǎo lóng yín
chén yáng tiān hàn shēng
juàn yīn
qióng rén níng
zhī qín
rán hòu jiě jīn
dōng shān cén
gěi shì huáng mén shěng
qiū guāng zhèng chén chén
zhuàng xīn shēn tuì 退
lǎo bìng suí nián qīn
jūn cóng xiàng fǎng 访
zhòng xuán xú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世间的追求和归宿。他思虑事情,但是却总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他曾经浅尝辄止,而现在才意识到圣贤之深奥。他认为人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东西,就像世间所有的物品都不能比得上黄屋中的乔木一般美好。 然而,他相信仍有上天赋予的使命,那就是以德抚养世界、调和万物。他向往成为上天所寄托的英才,可以统领天下的大权,并成为君王。他相信自己拥有这样的才华和能力,可以保护百姓和国家,让天下太平繁荣。 他发誓要慷慨念及王室,纵使自己身处逆境也会坚持不懈地奉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他甚至愿意穿上战袍,带领军队为国效劳。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只要还有力气,他就会义无反顾地投入工作当中。 最后,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老了,身体也开始衰弱。他决定放弃一切,回到东山岑中隐居。虽然他从未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但是他仍然相信那些美好的追求与追寻都不是徒劳无功,而是值得崇敬的。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送韦大夫东京留守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世间的追求和归宿。他思虑事情,但是却总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他曾经浅尝辄止,而现在才意识到圣贤…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世间的追求和归宿。他思虑事情,但是却总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他曾经浅尝辄止,而现在才意识到圣贤之深奥。他认为人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东西,就像世间所有的物品都不能比得上黄屋中的乔木一般美好。 然而,他相信仍有上天赋予的使命,那就是以德抚养世界、调和万物。他向往成为上天所寄托的英才,可以统领天下的大权,并成为君王。他相信自己拥有这样的才华和能力,可以保护百姓和国家,让天下太平繁荣。 他发誓要慷慨念及王室,纵使自己身处逆境也会坚持不懈地奉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他甚至愿意穿上战袍,带领军队为国效劳。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只要还有力气,他就会义无反顾地投入工作当中。 最后,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老了,身体也开始衰弱。他决定放弃一切,回到东山岑中隐居。虽然他从未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但是他仍然相信那些美好的追求与追寻都不是徒劳无功,而是值得崇敬的。折叠

作者介绍

王维 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九岁知属辞,十九岁应京兆府试点了头名,二十一岁(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大乐丞。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规表演黄狮子舞被贬为济州(在今山东境内)司功参军。宰相张九龄执政时,王维被提拔为右拾遗,转监察御史。李林甫上台后,王维曾一度出任凉州河西节度使判官,二年后回京,不久又被派往湖北襄阳去主持考试工作。天宝年间,王…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932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