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一别真如梦
出自宋朝苏轼的《姚屯田挽词》- 京口年来耆旧衰,高人沦丧路人悲。
空闻韦叟一经在,不见恬侯万石时。
贫病只知为善乐,逍遥却恨弃官迟。
七年一别真如梦,犹记萧然瘦鹤姿。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京口的老朽和高人沦落的悲惨情景。他们曾经是富有和有权势的人,但现在却面临失落和颓废。诗人听说韦庄曾经来过这里,而恬侯万石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已不见踪影。 尽管贫穷和疾病困扰着他们,但他们仍然享受着为善乐。他们不愿放弃逍遥自在的生活,却对离开政治生涯感到遗憾。他们七年未曾相见,仿佛彼此的相遇只是一场梦境,但诗人仍然记得当时萧然瘦鹤般的姿态。整个诗歌表达了对光辉岁月的怀念、对逝去荣华的惋惜和对自由的向往。
- 背诵
-
姚屯田挽词诗意赏析
-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92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