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屋无瞻乌

出自宋朝苏轼的《五色雀
粲粲五色羽,炎方凤之徒。
青黄缟玄服,翼卫两绂朱。
仁心知闵农,常告雨霁符。
我穷惟四壁,破屋无瞻乌
惠然此粲者,来集竹与梧。
锵鸣如玉佩,意欲相嬉娱。
寂寞两黎生,食菜真臞儒。
小圃散春物,野桃陈雪肤。
举杯得一笑,见此红鸾雏。
高情如飞仙,未易握粟呼。
胡为去复来,眷眷岂属吾。
回翔天壤间,何必此怀都。
五色雀拼音解读
càn càn
yán fāng fèng zhī
qīng huáng gǎo xuán
wèi liǎng zhū
rén xīn zhī mǐn nóng
cháng gào
qióng wéi
zhān
huì rán càn zhě
lái zhú
qiāng míng pèi
xiàng
liǎng shēng
shí cài zhēn
xiǎo sàn chūn
táo chén xuě
bēi xiào
jiàn hóng luán chú
gāo qíng fēi xiān
wèi
wéi lái
juàn juàn shǔ
huí xiáng tiān rǎng jiān
huái 怀 dōu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贵族或者官员与一位精神高雅的友人相遇的情景。第一句表现了这位友人羽衣华丽,像凤凰一般美丽。后面几句则描绘了他的风度和品德,他关心百姓,经常为他们祈求雨水平静。而“我”则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人,住在倒塌的屋子里,只能凭空想象富有友人的生活情形。但这位友人却善良大方,带着竹子和梧桐来探访“我”,并且与“我”共享食物和饮料,让“我”得到一些欢乐。最后作者提出了自己无法跟随这位友人的原因,并表示友人既然可以在天地间飞翔,何必为了自己而来回奔波呢。整首诗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表达了对真正友谊和高尚品德的赞颂,也表达了对于物质贫困和社会阶层差异所产生的思考。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五色雀注释

【五色羽】雀的代称。唐韩愈《岐山下》诗之一:“丹穴五色羽,其名为凤皇。”宋苏轼《五色雀》诗:“粲粲五色羽,炎方凤之徒。”宋叶适《送白酆还蜀》诗:“凭问天边五色羽,何事飞来復飞去?”参见“五色雀”。典…展开
【五色羽】雀的代称。唐韩愈《岐山下》诗之一:“丹穴五色羽,其名为凤皇。”宋苏轼《五色雀》诗:“粲粲五色羽,炎方凤之徒。”宋叶适《送白酆还蜀》诗:“凭问天边五色羽,何事飞来復飞去?”参见“五色雀”。典折叠

五色雀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贵族或者官员与一位精神高雅的友人相遇的情景。第一句表现了这位友人羽衣华丽,像凤凰一般美丽。后面几句则描绘…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贵族或者官员与一位精神高雅的友人相遇的情景。第一句表现了这位友人羽衣华丽,像凤凰一般美丽。后面几句则描绘了他的风度和品德,他关心百姓,经常为他们祈求雨水平静。而“我”则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人,住在倒塌的屋子里,只能凭空想象富有友人的生活情形。但这位友人却善良大方,带着竹子和梧桐来探访“我”,并且与“我”共享食物和饮料,让“我”得到一些欢乐。最后作者提出了自己无法跟随这位友人的原因,并表示友人既然可以在天地间飞翔,何必为了自己而来回奔波呢。整首诗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表达了对真正友谊和高尚品德的赞颂,也表达了对于物质贫困和社会阶层差异所产生的思考。折叠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91214.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