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所见而回
出自宋朝苏轼的《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 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
白云不解笑,青松有余哀。
忽闻道人归,鸟语山容开。
神光出宝髻,法雨洗浮埃。
想见南北山,花发前後台。
寄声问道人,借禅以为诙,何所闻而去,何所见而回?道人笑不答,此意安在哉。
昔年本不住,今者亦无来。
此语竟非是,且食白杨梅。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道人离开山去,山色显得非常黯淡和死寂。白云不明白地笑着,青松似乎在悲叹。突然听到道人归来,鸟儿开始欢快地歌唱,山容焕然一新。神光从道人头顶冉冉升起,法雨洗净了浮尘。思想仿佛穿越了南北山脉,前后台上的花儿也随之绽放。诗人寄语问道人,借禅领悟,想知道道人去了哪里,见到了什么,但是道人只是笑了,并没有回答。最后,诗人说自己曾经本不居住此地,现在也没有来过,这些话可能都不是真的,还是吃点白杨梅吧。这首诗表达了对于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交融的思考,以及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背诵
-
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道人离开山去,山色显得非常黯淡和死寂。白云不明白地笑着,青松似乎在悲叹。突然听到道人归来,鸟儿开始欢快…展开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道人离开山去,山色显得非常黯淡和死寂。白云不明白地笑着,青松似乎在悲叹。突然听到道人归来,鸟儿开始欢快地歌唱,山容焕然一新。神光从道人头顶冉冉升起,法雨洗净了浮尘。思想仿佛穿越了南北山脉,前后台上的花儿也随之绽放。诗人寄语问道人,借禅领悟,想知道道人去了哪里,见到了什么,但是道人只是笑了,并没有回答。最后,诗人说自己曾经本不居住此地,现在也没有来过,这些话可能都不是真的,还是吃点白杨梅吧。这首诗表达了对于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交融的思考,以及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折叠 -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91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