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水墨希微踪
出自宋朝苏轼的《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何人遗公石屏风,上有水墨希微踪。
不画长林与巨植,独画峨嵋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
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孤烟落日相溟蒙。
含风偃蹇得真态,刻画始信天有工。
我恐毕宏韦偃死葬虢山下,骨可朽烂心难穷。
神机巧思无所发,化为烟霏沦石中。
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像略与诗人同。
愿公作诗慰不遇,无使二子含愤泣幽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的是公石屏风上的一幅画。画中描绘了峨眉山西雪岭上的一棵孤松,它生长在断崖峭壁之上,高耸入云,枝叶稀疏,如同一个万岁不老的孤独者。虽然无法直接到达这棵松树所在的地方,但画家通过水墨的勾勒,将其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画面之上。 作者对画家的功力赞叹不已,认为他能够刻画出如此真实的场景和情感,显示出画家的真正才华。然而,作者也表达了对画家以及所有艺术家的关注和担忧,认为他们可能会像毕宏、韦偃等人一样,未能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在默默无闻中过完自己的一生。作者希望这位画家或其他艺术家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获得认可和慰藉,并不再被冷落和忽视。
- 背诵
-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的是公石屏风上的一幅画。画中描绘了峨眉山西雪岭上的一棵孤松,它生长在断崖峭壁之上,高耸入云,枝叶稀疏,如同一个…展开这首诗描述的是公石屏风上的一幅画。画中描绘了峨眉山西雪岭上的一棵孤松,它生长在断崖峭壁之上,高耸入云,枝叶稀疏,如同一个万岁不老的孤独者。虽然无法直接到达这棵松树所在的地方,但画家通过水墨的勾勒,将其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画面之上。 作者对画家的功力赞叹不已,认为他能够刻画出如此真实的场景和情感,显示出画家的真正才华。然而,作者也表达了对画家以及所有艺术家的关注和担忧,认为他们可能会像毕宏、韦偃等人一样,未能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在默默无闻中过完自己的一生。作者希望这位画家或其他艺术家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获得认可和慰藉,并不再被冷落和忽视。折叠 -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84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