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今在一壶中

出自宋朝苏轼的《壶中九华山并引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壶中九华山并引拼音解读
qīng diàn zhuǎn shī yún fēng
mèng yóu jīng cuì sǎo kōng
lǐng chóu qiān zhàng wài
jiǔ huá jīn zài zhōng
tiān chí shuǐ luò céng céng jiàn
chuāng chù chù tōng
niàn chóu chí tài jué
bǎi jīn guī mǎi líng ló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描绘了他在仇池旅游时的所见所感。 第一句“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表达了作者看到山溪水流迅疾,像闪电一样穿越云雾,景象十分壮观。同时也暗示着诗人思想敏捷、感性丰富。 第二句“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指出诗人身处的仇池地处西南偏远,被群山环抱,离名山大川较远,但是九华山却可以通过饮酒品茶等方式内化于人心之中,意味着文化是可以超越空间的局限。 第三句“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描绘了仇池风光如画的天池,水流如练,从不同高度和角度看去都别有一番风味。而“玉女窗”则指的是当地的一处名胜古迹,建筑精美,同时在此处既可以眺望天池的美景,也能看到远处的山川。 最后一句“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表达了诗人对仇池地处偏远、清幽之感叹。他特地花百金购买了一件碧玉雕刻的文物来纪念此行,也表现出他对于文化历史的珍视和热爱。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壶中九华山并引注释

【玉女窗】之一;宋时已不存,传说汉武帝于此窗中见到玉女。清王士禛《送愚山游嵩山》诗:“窈窕玉女窗,投壶或一至。”【碧玲珑】的假山石。亦指苍翠的山峰。宋苏轼《壶中九华诗》:“念我仇池太孤絶,百金归买碧玲瓏。”宋苏轼《登玲珑山》诗:“翠浪舞翻红罢亚,白云穿破碧玲瓏。”…展开
【玉女窗】之一;宋时已不存,传说汉武帝于此窗中见到玉女。清王士禛《送愚山游嵩山》诗:“窈窕玉女窗,投壶或一至。”【碧玲珑】的假山石。亦指苍翠的山峰。宋苏轼《壶中九华诗》:“念我仇池太孤絶,百金归买碧玲瓏。”宋苏轼《登玲珑山》诗:“翠浪舞翻红罢亚,白云穿破碧玲瓏。”折叠

壶中九华山并引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描绘了他在仇池旅游时的所见所感。 第一句“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表达了作者看到山…展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描绘了他在仇池旅游时的所见所感。 第一句“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表达了作者看到山溪水流迅疾,像闪电一样穿越云雾,景象十分壮观。同时也暗示着诗人思想敏捷、感性丰富。 第二句“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指出诗人身处的仇池地处西南偏远,被群山环抱,离名山大川较远,但是九华山却可以通过饮酒品茶等方式内化于人心之中,意味着文化是可以超越空间的局限。 第三句“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描绘了仇池风光如画的天池,水流如练,从不同高度和角度看去都别有一番风味。而“玉女窗”则指的是当地的一处名胜古迹,建筑精美,同时在此处既可以眺望天池的美景,也能看到远处的山川。 最后一句“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表达了诗人对仇池地处偏远、清幽之感叹。他特地花百金购买了一件碧玉雕刻的文物来纪念此行,也表现出他对于文化历史的珍视和热爱。折叠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8049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