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孙又过我
出自宋朝苏轼的《和犹子迟赠孙志举》- 轩裳大炉韝,陶冶一世人。
从横落模范,谁复甘饥贫。
可怜方回痴,初不疑嘉宾。
颇念怀祖黠,嗔儿与兵姻。
失身堕浩渺,投老无涯垠。
回看十年旧,谁似数子真。
孙郎表独立,霜戟交重闉。
深居不汝觌,岂问亲与邻。
连枝皆秀杰,英气推伯仁。
我从海外归,喜及崆峒春。
新年得异书,西郭有逸民。
小孙又过我,欢若平生亲。
清诗五百言,句句皆绝伦。
养火虽未伏,要是丹砂银。
我家六男子,朴学非时新。
诗词各璀璨,老语徒周谆。
愿言敦宿好,永与竹林均。
六子岂可忘,从我屡厄陈。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轩裳大炉韝的陶冶作用,并反思了自己的人生历程。诗中提到从模范落下来的人,谁愿意过贫穷的生活呢?说可怜的是回痴之人,但他最初并不怀疑嘉宾;作者回忆起祖先的黠慧,但又因为亲戚间的矛盾而感到烦恼。他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方向,只能投老无涯垠。作者认为自己在过去的十年里没有取得真正的成就,但与孙郎表相比,他显得微不足道。尽管连枝皆秀杰,英气推伯仁,作者却难以达到同样的高度。 然而,他收到了异域书信和小孙的拜访,感到非常开心。虽然他家有六个儿子,但他们的学问都不算时新,各有璀璨的诗句,但唯有老话周而复始。作者最后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子孙的关爱。
- 背诵
-
和犹子迟赠孙志举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轩裳大炉韝的陶冶作用,并反思了自己的人生历程。诗中提到从模范落下来的人,谁愿意过贫穷的生活呢?说可怜的是…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轩裳大炉韝的陶冶作用,并反思了自己的人生历程。诗中提到从模范落下来的人,谁愿意过贫穷的生活呢?说可怜的是回痴之人,但他最初并不怀疑嘉宾;作者回忆起祖先的黠慧,但又因为亲戚间的矛盾而感到烦恼。他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方向,只能投老无涯垠。作者认为自己在过去的十年里没有取得真正的成就,但与孙郎表相比,他显得微不足道。尽管连枝皆秀杰,英气推伯仁,作者却难以达到同样的高度。 然而,他收到了异域书信和小孙的拜访,感到非常开心。虽然他家有六个儿子,但他们的学问都不算时新,各有璀璨的诗句,但唯有老话周而复始。作者最后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子孙的关爱。折叠 -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79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