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乘物化

出自宋朝苏轼的《和陶形赠影
天地有常运,日月无闲时。
孰居无事中,作止推行之。
细察我与汝,相因以成兹。
忽然乘物化,岂与生灭期。
梦时我方寂,偃然无所思。
胡为有哀乐,辄复随涟洏。
我舞汝凌乱,相应不少疑。
还将醉时语,答我梦中辞。
和陶形赠影拼音解读
tiān yǒu cháng yùn
yuè xián shí
shú shì zhōng
zuò zhǐ tuī háng zhī
chá
xiàng yīn chéng
rán chéng huà
shēng miè
mèng shí fāng
yǎn rán suǒ
wéi yǒu āi
zhé suí lián ér
líng luàn
xiàng yīng shǎo
hái jiāng zuì shí
mèng zhō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天地运转的无常,日月永无休息之时。在这一切之中,有些人能安居乐业,止步于落脚之处,而有些人则不断追逐进取,推动自己前行。诗人认为,他和读者相遇并走到今天,是因为他们彼此相互依存、相互成就。但是诗人突然感受到自己身处虚幻的世界中,生死轮回没有定期可言。在梦中,诗人感到万籁俱寂,不思索什么,但还是会被外界的哀乐所感动,随着涟漪起伏。诗人与读者共舞,彼此交流,但仍有许多疑惑。最后,诗人希望在醉酒的时候和读者谈论这些梦中的难题。整首诗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生命的脆弱性,并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主题的思考和探究。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和陶形赠影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天地运转的无常,日月永无休息之时。在这一切之中,有些人能安居乐业,止步于落脚之处,而有些人则不断追逐进取,推…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天地运转的无常,日月永无休息之时。在这一切之中,有些人能安居乐业,止步于落脚之处,而有些人则不断追逐进取,推动自己前行。诗人认为,他和读者相遇并走到今天,是因为他们彼此相互依存、相互成就。但是诗人突然感受到自己身处虚幻的世界中,生死轮回没有定期可言。在梦中,诗人感到万籁俱寂,不思索什么,但还是会被外界的哀乐所感动,随着涟漪起伏。诗人与读者共舞,彼此交流,但仍有许多疑惑。最后,诗人希望在醉酒的时候和读者谈论这些梦中的难题。整首诗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生命的脆弱性,并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主题的思考和探究。折叠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7941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