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与巢由对
出自宋朝苏轼的《韩子华石淙庄》- 绛侯百万兵,尚畏书牍背。
功名意不已,数与危机会。
我公抱绝识,凛凛镇横溃。
欲收伊吕迹,远与巢由对。
誓言虽未从,久已断诸内。
区区为怀祖,颇觉义之隘。
此身随造物,一叶舞澎湃。
田园不早定,归宿终安在。
彼美石淙庄,每到百事废。
泉流知人意,屈折作涛濑。
寒光洗肝膈,清响跨竽籁。
我旧门前客,放言不自外。
园中亦何有,荟蔚可胜计。
请公试回首,岁晚余苍桧。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身处乱世之中的文人,他虽然怀揣着功名的渴望,但是却感到内心的矛盾和压抑。他看到了战争所带来的残酷和破坏,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和无力。他不仅担忧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也思考着如何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 诗中的“绛侯百万兵”是指强大的军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恐惧和不安;“书牍背”暗示官场的险恶和明争暗斗;“欲收伊吕迹,远与巢由对”则是表现了作者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追求。 最后几句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幸福的归宿,暗示了文人们在乱世中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的向往和珍视。整篇诗歌流露出一种悲壮和豁达的情感,以及对于理想、信仰和人性的思考和探索。
- 背诵
-
韩子华石淙庄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身处乱世之中的文人,他虽然怀揣着功名的渴望,但是却感到内心的矛盾和压抑。他看到了战争所带来的残酷和破坏,…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个身处乱世之中的文人,他虽然怀揣着功名的渴望,但是却感到内心的矛盾和压抑。他看到了战争所带来的残酷和破坏,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和无力。他不仅担忧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也思考着如何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 诗中的“绛侯百万兵”是指强大的军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恐惧和不安;“书牍背”暗示官场的险恶和明争暗斗;“欲收伊吕迹,远与巢由对”则是表现了作者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追求。 最后几句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幸福的归宿,暗示了文人们在乱世中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的向往和珍视。整篇诗歌流露出一种悲壮和豁达的情感,以及对于理想、信仰和人性的思考和探索。折叠 -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76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