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玄关两背驰
出自宋朝苏轼的《次韵子由三首东亭》- 仙山佛国本同归,世路玄关两背驰。
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遥知小槛临廛市,定有新松长棘茨。
谁道茅檐劣容膝,海天风雨看纷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借用了佛教的思想,表达了人生的境遇和命运的无常。仙山和佛国象征着世外桃源,是人们向往的理想归宿,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走入玄关之中,背负着世俗的烦恼和困扰,难以抵达心灵的净土。 作者提出了建造小屋的建议,希望通过宁静的居所来追求内心的安宁和自我修养。然而,时间的流逝是无法预知和掌握的,只能随缘而行。 作者预感到,即使身处闹市,也能看到一片青山绿水,即使茅屋简陋,也可能有傲立不屈的松树。尽管居所平凡,但作者不愿放弃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决心在风雨中不断前行,执着寻找幸福和自由。
- 背诵
-
次韵子由三首东亭诗意赏析
这首诗借用了佛教的思想,表达了人生的境遇和命运的无常。仙山和佛国象征着世外桃源,是人们向往的理想归宿,但在现实生活中,人…展开这首诗借用了佛教的思想,表达了人生的境遇和命运的无常。仙山和佛国象征着世外桃源,是人们向往的理想归宿,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走入玄关之中,背负着世俗的烦恼和困扰,难以抵达心灵的净土。 作者提出了建造小屋的建议,希望通过宁静的居所来追求内心的安宁和自我修养。然而,时间的流逝是无法预知和掌握的,只能随缘而行。 作者预感到,即使身处闹市,也能看到一片青山绿水,即使茅屋简陋,也可能有傲立不屈的松树。尽管居所平凡,但作者不愿放弃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决心在风雨中不断前行,执着寻找幸福和自由。折叠 -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7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