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夷初识令君香
出自宋朝苏轼的《次韵王晋卿奉诏押高丽宴射》- 北苑传呼陛楯郎,东夷初识令君香。
天山自可三箭取,海国何劳一苇杭。
宣劝不辞金碗侧,醉归争看玉鞭长。
锦囊诗草勤收拾,莫遣鸡林得夜光。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少年才俊北苑传呼陛楯郎,东夷地区的美女初次见面时,互相产生了好感。在接下来的场景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无所不能、勇猛无比的豪情壮志,他可以用三根箭就可以取得天山,却不需要用一根苇子去攀岸边的海国。他还宣称不会因为喝醉酒而放弃控制自己,仍旧能看清手中的玉鞭。最后,诗人告诫自己要勤收集自己的诗文,以免让鸡林(指寂静的夜晚)失去光彩。整首诗抒发出年轻人的自信与斗志,也借此表达了对美好爱情与文学创作的向往和追求。
- 背诵
-
次韵王晋卿奉诏押高丽宴射注释
【陛楯郎】执楯立于殿陛两侧的侍卫。《史记·滑稽列传》:“优旃临槛大呼曰:‘陛楯郎!’郎曰:‘诺。’”宋苏轼《次韵王晋卿奉诏押高丽燕射》:“北苑传呼陛楯郎,东夷初识令君香。”【令君香】末曾守尚书令,人称荀令君,得异香,至人家坐,三日香气不歇。见《太平御览》卷七○三引晋习凿齿《襄阳记》。后多以“令君香”指高雅人士的风采。唐李百药《安德山池宴集》诗:“云飞凤臺管,风动令君香。”唐王维《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骑省直明光,鸡鸣謁建章,遥闻侍中珮,闇识令君香。”亦作“令公香”。唐李颀《寄綦毋三》诗:“顾眄一过丞相府,风流三接令公香。”…展开【陛楯郎】执楯立于殿陛两侧的侍卫。《史记·滑稽列传》:“优旃临槛大呼曰:‘陛楯郎!’郎曰:‘诺。’”宋苏轼《次韵王晋卿奉诏押高丽燕射》:“北苑传呼陛楯郎,东夷初识令君香。”【令君香】末曾守尚书令,人称荀令君,得异香,至人家坐,三日香气不歇。见《太平御览》卷七○三引晋习凿齿《襄阳记》。后多以“令君香”指高雅人士的风采。唐李百药《安德山池宴集》诗:“云飞凤臺管,风动令君香。”唐王维《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骑省直明光,鸡鸣謁建章,遥闻侍中珮,闇识令君香。”亦作“令公香”。唐李颀《寄綦毋三》诗:“顾眄一过丞相府,风流三接令公香。”折叠次韵王晋卿奉诏押高丽宴射诗意赏析
-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7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