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尺知君有家戒
出自宋朝苏轼的《次韵晁无咎学士相迎》- 少年独识晁新城,闭门却扫卷旆旌。
胸中自有谈天口,坐却秦军发墨守。
有子不为谋置锥,虹霓吞吐忘寒饥。
端如太史牛马走,严徐不敢连尻脽。
徘回未用疑相待,枉尺知君有家戒。
避人聊复去瀛洲,伴我真能老淮海。
梦中仇池千仞岩,便欲揽我青霞幨。
且须还家与妇计,我本归路连西南。
老来饮酒无人佐,独看红药倾白堕。
每到平山忆醉翁,悬知他日君思我。
路傍小儿笑相逢,齐歌万事转头空。
赖有风流贤别驾,犹堪十里卷春风。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少年有志向的学者,他关起门来专心读书,心中充满了对天下大事的谈论。虽然他不为名利所动,但是他也不会袖手旁观,而是守卫着墨家的理念。他并不需要依靠别人的建议来做决定,因为他已经在心中早有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他没有贪图富贵,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并且常常到淮海附近散步,回忆曾经饮酒赏景的老友。尽管他的身边没有了亲人和朋友,但是他依旧能从风流才子的作品中得到慰籍和鼓励,继续他的求学之路。最后,他还提到自己要返回西南的家乡与妻子团聚,开始新的生活。
- 背诵
-
次韵晁无咎学士相迎诗意赏析
-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69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