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寿君君笑唾

出自宋朝苏轼的《陈季常自岐亭见访,郡中及旧州诸豪争欲邀致之,戏作陈孟公诗一首
孟公好饮宁论斗,醉後关门防客走。
不妨闲过左阿君,百谪终为贤太守。
老居闾里自浮沉,笑问伯松何苦心。
忽然载酒从陋巷,为爱扬雄作酒箴。
长安富儿求一过,千金寿君君笑唾
汝家安得客孟公,从来只识陈惊坐。
陈季常自岐亭见访,郡中及旧州诸豪争欲邀致之,戏作陈孟公诗一首拼音解读
mèng gōng hǎo yǐn níng lùn dòu
zuì hòu guān mén fáng zǒu
fáng xián guò zuǒ ā jūn
bǎi zhé zhōng wéi xián tài shǒu
lǎo chén
xiào wèn sōng xīn
rán zǎi jiǔ cóng lòu xiàng
wéi ài yáng xióng zuò jiǔ zhēn
zhǎng ān ér qiú guò
qiān jīn shòu 寿 jūn jūn xiào tuò
jiā ān mèng gōng
cóng lái zhī shí chén jīng zuò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写孟公的生活和品行。他热爱饮酒,但不喜欢斗量,喝醉了就关起门来,以免惹麻烦。他的朋友左阿君也是个隐士,虽然被贬谪却一直保持清高的品格,最终成为了太守。孟公在乡间度过晚年,遇到老友伯松,笑问他何必仍然心事重重。后来,他突然到陋巷中喝酒,并写出扬雄式的酒箴。富有的人来讨好他,但他只是嘲笑他们。他认为只有像他这样的隐士,才能理解真正的文化和品德,而那些富人只知道庸俗。最后一句让人感叹,因为孟公的品行和智慧已经达到了一种难以企及的境界,很少有人能够与他相提并论。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陈季常自岐亭见访,郡中及旧州诸豪争欲邀致之,戏作陈孟公诗一首注释

【千金寿】战国时,鲁仲连为赵国解除秦兵之围。平原君以千金为鲁仲连祝寿。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后因以为祝贺之辞。三国魏曹植《箜篌引》:“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北魏李骞《释情赋》:“宾奉万年之觴,主报千金之寿。”…展开
【千金寿】战国时,鲁仲连为赵国解除秦兵之围。平原君以千金为鲁仲连祝寿。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后因以为祝贺之辞。三国魏曹植《箜篌引》:“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北魏李骞《释情赋》:“宾奉万年之觴,主报千金之寿。”折叠

陈季常自岐亭见访,郡中及旧州诸豪争欲邀致之,戏作陈孟公诗一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孟公的生活和品行。他热爱饮酒,但不喜欢斗量,喝醉了就关起门来,以免惹麻烦。他的朋友左阿君也是个隐士,虽然被贬…展开
这首诗是描写孟公的生活和品行。他热爱饮酒,但不喜欢斗量,喝醉了就关起门来,以免惹麻烦。他的朋友左阿君也是个隐士,虽然被贬谪却一直保持清高的品格,最终成为了太守。孟公在乡间度过晚年,遇到老友伯松,笑问他何必仍然心事重重。后来,他突然到陋巷中喝酒,并写出扬雄式的酒箴。富有的人来讨好他,但他只是嘲笑他们。他认为只有像他这样的隐士,才能理解真正的文化和品德,而那些富人只知道庸俗。最后一句让人感叹,因为孟公的品行和智慧已经达到了一种难以企及的境界,很少有人能够与他相提并论。折叠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6878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