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步藏清深

出自宋朝苏轼的《参寥上人初得智果院,会者十六人,分韵赋诗,轼得心字
涨水返旧壑,飞云思故岑。
念君忘家客,亦有怀归心。
三间得幽寂,数步藏清深
攒金卢橘坞,散火杨梅林。
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
云崖有浅井,玉醴常半寻。
遂名参寥泉,可濯幽人襟。
相携横岭上,未觉衰年侵。
一眼吞江湖,万象涵古今。
愿君更小筑,岁晚解我簪。
参寥上人初得智果院,会者十六人,分韵赋诗,轼得心字拼音解读
zhǎng shuǐ fǎn jiù
fēi yún cén
niàn jūn wàng jiā
yǒu huái 怀 guī xīn
sān jiān yōu
shù cáng qīng shēn
zǎn jīn
sàn huǒ yáng méi lín
chá sǔn jìn chán wèi
sōng shān zhēn yīn
yún yǒu qiǎn jǐng
cháng bàn xún
suí míng cān liáo quán
zhuó yōu rén jīn
xiàng xié héng lǐng shàng
wèi jiào shuāi nián qīn
yǎn tūn jiāng
wàn xiàng hán jīn
yuàn jūn gèng xiǎo zhù
suì wǎn jiě z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幽静美丽的山间景致,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归家的思念和返璞归真的心境。诗人在涨水之后回到了自己故乡的旧壑,并在那里飘逸自由的想象着过去的云淡风轻,以及对于未来的憧憬和祈愿。在这个幽静深处,有三间空旷的小屋子,数步之外就是清澈幽深的泉水。楼前种有金色的卢橘树,而杨梅林中则火红绿黄相间,非常美丽。茶味隽永、竹笋香甜,还传授了禅宗的精髓;而松树和杉树也在低语着智慧的法音。在云崖边有一口浅井,经常流出美味的玉液,令人难以抗拒。这里被称为“参寥泉”,深深吸引着追求清净幽静的人们,能够让人洗去尘世的喧嚣与烦恼。诗人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在这里建造小屋,悠闲自在地度过晚年。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参寥上人初得智果院,会者十六人,分韵赋诗,轼得心字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幽静美丽的山间景致,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归家的思念和返璞归真的心境。诗人在涨水之后回到了自己故乡的旧壑,并…展开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幽静美丽的山间景致,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归家的思念和返璞归真的心境。诗人在涨水之后回到了自己故乡的旧壑,并在那里飘逸自由的想象着过去的云淡风轻,以及对于未来的憧憬和祈愿。在这个幽静深处,有三间空旷的小屋子,数步之外就是清澈幽深的泉水。楼前种有金色的卢橘树,而杨梅林中则火红绿黄相间,非常美丽。茶味隽永、竹笋香甜,还传授了禅宗的精髓;而松树和杉树也在低语着智慧的法音。在云崖边有一口浅井,经常流出美味的玉液,令人难以抗拒。这里被称为“参寥泉”,深深吸引着追求清净幽静的人们,能够让人洗去尘世的喧嚣与烦恼。诗人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在这里建造小屋,悠闲自在地度过晚年。折叠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6861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