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我粲与醪
出自宋朝苏轼的《白鹤山新居,凿井四十尺,遇磐石,石尽,乃得泉》- 海国困蒸溽,新居利高寒。
以彼陟降劳,易此寝处干。
但苦江路峻,常惭汲腰酸。
矻矻烦四夫,硗硗斲层峦。
弥旬得寻丈,下有青石磐。
终日但迸火,何时见飞澜。
丰我粲与醪,利汝椎与钻。
山石有时尽,我意殊未阑。
今朝僮仆喜,黄土复可抟。
晨瓶得雪乳,暮瓮停冰湍。
我生类如此,何适不艰难。
一勺亦天赐,曲肱有余欢。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海国居住时的生活困境和对新居的期望。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他渴望能够搬到更高的地方,避免高温和湿度的困扰。虽然他努力攀登山路,但仍经常感到疲惫和不适,因为道路崎岖难行。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旅途的辛苦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他描述了自己的喜悦和欣慰,在新居得到清凉和舒适,并享受着美食和美酒的滋味。整首诗通过描述自然环境和日常生活,表现了诗人的心情和态度,反映出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 背诵
-
白鹤山新居,凿井四十尺,遇磐石,石尽,乃得泉诗意赏析
-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67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