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浮舟减石鳞
出自宋朝苏轼的《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身处险峻之地的人,他虽然只是平凡无名的"二毛人",但却历经千辛万苦,飘泊于陌生的江湖之中。他曾经在危急时刻,靠着自己不屈的精神和勇敢的行动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成为了一片英雄。他对远方的山林和大海充满了憧憬和向往,也深知自己身处的艰险环境,时时刻刻都在惶恐担忧中度过。他用心灵和乘船渡河来实现自己的梦想,经过漫长的磨砺和积累,他终于在江湖上获得了一些成就。虽然生活仍然艰辛,但他依然坚信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行,不停歇,直至达到自己的理想。
- 背诵
-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注释
【十八滩】指赣江十八处险滩。即赣县的白涧、天柱、小湖、鳖滩、大湖、铜盆、落濑、青洲、梁口九滩;万安县的昆仑、晓滩、武朔、昂邦、小蓼、大蓼、绵滩、漂神、惶恐九滩。亦指第十八滩,即惶恐滩。宋苏轼《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诗:“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参阅《嘉庆一统志·吉安府》、又《赣州府》。…展开【十八滩】指赣江十八处险滩。即赣县的白涧、天柱、小湖、鳖滩、大湖、铜盆、落濑、青洲、梁口九滩;万安县的昆仑、晓滩、武朔、昂邦、小蓼、大蓼、绵滩、漂神、惶恐九滩。亦指第十八滩,即惶恐滩。宋苏轼《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诗:“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参阅《嘉庆一统志·吉安府》、又《赣州府》。折叠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诗意赏析
-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67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