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人无忤酒三杯
出自宋朝苏泂的《和陆判院怀祖》- 柴门临水对山开,日日思君君不来。
与世相忘书万卷,于人无忤酒三杯。
参乎毕竟曾师孔,赐也如何敢望回。
况是升沉方自此,丹阳闻道好官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表达作者的离情和自嘲。诗中描写了柴门临水、对山开放的景象,但是作者每日思念心爱之人,却不曾到来。因此,他选择抛弃尘世间的烦恼,沉迷于读书,只在人前喝上三杯酒,以避免被人误解。这里的“参乎毕竟曾师孔”意为虽然读过《论语》,但与孔子相比还是太差了;“赐也如何敢望回”则表示即使有幸受到皇帝的赏识,也不奢望能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描写作者已经沉浮于官场,在丹阳作官,但他仍然感到好像被迫着去做官一样无可奈何。整首诗洋溢着忧伤和自嘲的情绪,反映了诗人内心深深的苦闷。
- 背诵
-
和陆判院怀祖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作者的离情和自嘲。诗中描写了柴门临水、对山开放的景象,但是作者每日思念心爱之人,却不曾到来。因此,他选择抛弃…展开这首诗是表达作者的离情和自嘲。诗中描写了柴门临水、对山开放的景象,但是作者每日思念心爱之人,却不曾到来。因此,他选择抛弃尘世间的烦恼,沉迷于读书,只在人前喝上三杯酒,以避免被人误解。这里的“参乎毕竟曾师孔”意为虽然读过《论语》,但与孔子相比还是太差了;“赐也如何敢望回”则表示即使有幸受到皇帝的赏识,也不奢望能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描写作者已经沉浮于官场,在丹阳作官,但他仍然感到好像被迫着去做官一样无可奈何。整首诗洋溢着忧伤和自嘲的情绪,反映了诗人内心深深的苦闷。折叠 -
…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62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