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天涯善知识
出自宋朝苏辙的《寓居二首其一东亭》- 十口南迁粗有归,一轩临路阅奔驰。
市人不惯频回首,坐客相谙便解颐。
惭愧天涯善知识,增添城外小茅茨。
华严未读河沙偈,偃仰明窗手自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南迁的情景。他带着十口人离开北方,向南行进,途中观看到奔驰的景象。在路上,城里的人们不习惯回头看,而熟悉的坐客却能够理解并感受他们的忧愁与不易。诗人感到惭愧,因为自己虽然有天涯知己,但居所却只能是城外的小茅屋。最后,他坐在明亮的窗前,手扶拄杖,正在思索着还没有读过的《华严经》和《河沙懺悔文》,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内心寂寞与对精神归宿的渴望。
- 背诵
-
寓居二首其一东亭注释
【善知识】佛教语。梵语意译。闻名为“知”,见形为“识”:即善友、好伴侣之意。后亦以泛指高僧。《华严经·十迴向品八》:“常乐大愿,修习菩提,依善知识,离諂曲心。”南朝陈徐陵《答诸求官人书》:“僕七十之岁,朝思夕计,竝愿与诸贤为真善知识。”《景德传灯录·慧能大师》:“诸善知识,汝等各各浄心听吾説法。”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常言道,今世饶人不算痴,喒两箇元是善知识。”《儒林外史》第三八回:“我这里有个海月禪林,那和尚是个善知识。”漢…展开【善知识】佛教语。梵语意译。闻名为“知”,见形为“识”:即善友、好伴侣之意。后亦以泛指高僧。《华严经·十迴向品八》:“常乐大愿,修习菩提,依善知识,离諂曲心。”南朝陈徐陵《答诸求官人书》:“僕七十之岁,朝思夕计,竝愿与诸贤为真善知识。”《景德传灯录·慧能大师》:“诸善知识,汝等各各浄心听吾説法。”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常言道,今世饶人不算痴,喒两箇元是善知识。”《儒林外史》第三八回:“我这里有个海月禪林,那和尚是个善知识。”漢折叠寓居二首其一东亭诗意赏析
-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汉族,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县)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宋神宗年间曾…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56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