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三十年
出自宋朝苏辙的《雨病》- 晴送麦入仓,雨催谷含穗。
共怪天公仁,曲尽老农意。
谁为三日霖,下漉一丈地。
百谷争奔流,通川不可厉。
夜闻屋山落,昼说城闉闭。
老羸知奈何,脾病尤所畏。
中宵得暴下,亭午卧忘起。
良医过我言,勿药行自喜。
损食存谷神,收心辟邪气。
兀然槁木居,油尔元和至。
天唯不穷人,人则昧其理。
学道三十年,愧尔良医赐。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农在收割谷物的季节中所经历的种种困境。他感慨到,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要顺从自然的规律,天公仁慈与否,农民的劳作和欲望总被限制在某种程度上。作者写到,即使有三天的降雨,也只能浸湿一片田地,而百谷之间仍在争夺成长的机会,但是即使这样,农民也不能轻快地生活,因为年迈的身体和脾气病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恐惧。此外,他也提到了医生的建议,告诉他应该保持谷物存量,并控制饮食以避免邪气侵入身体。最后,他描述了自己孤寂的生活环境,感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而对于自己学习道路上的不足,他感到非常愧疚。整首诗反映了生命中的无奈和不可预测性,以及人类需要适应和面对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 背诵
-
雨病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农在收割谷物的季节中所经历的种种困境。他感慨到,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要顺从自然的规律,天公仁慈与否,…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农在收割谷物的季节中所经历的种种困境。他感慨到,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要顺从自然的规律,天公仁慈与否,农民的劳作和欲望总被限制在某种程度上。作者写到,即使有三天的降雨,也只能浸湿一片田地,而百谷之间仍在争夺成长的机会,但是即使这样,农民也不能轻快地生活,因为年迈的身体和脾气病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恐惧。此外,他也提到了医生的建议,告诉他应该保持谷物存量,并控制饮食以避免邪气侵入身体。最后,他描述了自己孤寂的生活环境,感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而对于自己学习道路上的不足,他感到非常愧疚。整首诗反映了生命中的无奈和不可预测性,以及人类需要适应和面对自然规律的重要性。折叠 -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汉族,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县)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宋神宗年间曾…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56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