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骚莫雨鸣山乐

出自宋朝苏辙的《新种芭蕉
芭蕉移种未多时,濯濯芳茎已数围。
毕竟空心何所有,欹倾大叶不胜肥。
萧骚莫雨鸣山乐,狼籍秋霜脱敝衣。
堂上幽人观幻久,逢人指示此身非。
新种芭蕉拼音解读
jiāo zhǒng wèi duō shí
zhuó zhuó fāng jīng shù wéi
jìng kōng xīn suǒ yǒu
qīng shèng féi
xiāo sāo míng shān
láng qiū shuāng tuō
táng shàng yōu rén guān huàn jiǔ
féng rén zhǐ shì shēn fē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于谦所作的《移植芭蕉》。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移植芭蕉的经验,但通常被解释为对人生的评论。 第一句描述了芭蕉刚移植时的情况,芭蕉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环境,但是已经长出了新的嫩芽。这可以看做是对人生中刚经历变化时的感受。 第二句讲到芭蕉虽然长得茂盛,但是实际上内部是空心的,大叶子倾斜着无法支撑自己的体重。这可以被解释为表面繁荣掩盖了内在的虚弱。 第三句说萧骚不要因为雨声和山乐而震动,狼籍秋霜也不会毁坏他的衣服。这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镇定自如和对困难的适应能力。 第四句讲到“幽人”观察这个景象,指出它其实是虚伪的,是由于环境改变导致的。这可以被解释为深入思考和洞察真相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意味深长,可以受到不同的解释,但是核心是人生中适应变化和保持内心平静的重要性。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新种芭蕉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于谦所作的《移植芭蕉》。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移植芭蕉的经验,但通常被解释为对人生的评论。 第一句描述了…展开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于谦所作的《移植芭蕉》。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移植芭蕉的经验,但通常被解释为对人生的评论。 第一句描述了芭蕉刚移植时的情况,芭蕉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环境,但是已经长出了新的嫩芽。这可以看做是对人生中刚经历变化时的感受。 第二句讲到芭蕉虽然长得茂盛,但是实际上内部是空心的,大叶子倾斜着无法支撑自己的体重。这可以被解释为表面繁荣掩盖了内在的虚弱。 第三句说萧骚不要因为雨声和山乐而震动,狼籍秋霜也不会毁坏他的衣服。这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镇定自如和对困难的适应能力。 第四句讲到“幽人”观察这个景象,指出它其实是虚伪的,是由于环境改变导致的。这可以被解释为深入思考和洞察真相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意味深长,可以受到不同的解释,但是核心是人生中适应变化和保持内心平静的重要性。折叠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汉族,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县)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宋神宗年间曾…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5500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