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子随行躬釜瓮

出自宋朝苏辙的《同子瞻次过远重字韵
孟子自夸心不动,未试永嘉铁轮重。
弟兄六十老病余,万里同遭海隅送。
长披羊裘类严子,罢食猪肝同闵仲。
大男留处事田亩,幼子随行躬釜瓮
低眉语笑接邻父,弹指吁嗟到蛮洞。
茅茨一日敢忘葺,桑柘十年须勉种。
来时邂逅得相携,归去逡巡应复从。
莫惊忧患尔来同,久知出处平生共。
虽令子孙治家学,休炫文章供世用。
颍川筑室久未成,夜来忽作西湖梦。
同子瞻次过远重字韵拼音解读
mèng kuā xīn dòng
wèi shì yǒng jiā tiě lún zhòng
xiōng liù shí lǎo bìng
wàn tóng zāo hǎi sòng
zhǎng yáng qiú lèi yán
shí zhū gān tóng mǐn zhòng
nán liú chù shì tián
yòu suí háng gōng wèng
méi xiào jiē lín
dàn zhǐ jiē dào mán dòng
máo gǎn wàng
sāng zhè shí nián miǎn zhǒng
lái shí xiè hòu xiàng xié
guī qūn xún yīng cóng
jīng yōu huàn ěr lái tóng
jiǔ zhī chū chù píng shēng gòng
suī lìng sūn zhì jiā xué
xiū xuàn wén zhāng gòng shì yòng
yǐng chuān zhù shì jiǔ wèi chéng
lái zuò 西 mè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述古代思想家孟子的生活状态。他自夸自己的心境不会浮躁,很沉稳,但并没有试过世间的真正考验。他的六十位弟兄都已年老病弱,却和他一样受尽离乡别井、万里海隅送别的苦难。为了追求道德修养,他穿着像严子般的羊裘,拒绝吃猪肉和其他的肉类。他的大儿子留在家里经营田地,而小儿子则跟随他学习做家务。虽然他和邻居们交往谈笑,但他仍保持低调。他相信自己要忘记草屋需要常年修缮,十年后重新种桑树和柞树。他在旅途中结交了许多友人,当他回家时,他会再次逡巡顺从他们的意愿。他告诫子孙不要只注重学术成就,而应该关注平凡生活的智慧。最后,他提到他曾筑室于颍川,但这个梦中的西湖似乎取代了他的故居。这首诗以孟子的生活为例,展现了崇尚清修、淡泊名利的儒家思想。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同子瞻次过远重字韵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古代思想家孟子的生活状态。他自夸自己的心境不会浮躁,很沉稳,但并没有试过世间的真正考验。他的六十位弟兄都已年…展开
这首诗是描述古代思想家孟子的生活状态。他自夸自己的心境不会浮躁,很沉稳,但并没有试过世间的真正考验。他的六十位弟兄都已年老病弱,却和他一样受尽离乡别井、万里海隅送别的苦难。为了追求道德修养,他穿着像严子般的羊裘,拒绝吃猪肉和其他的肉类。他的大儿子留在家里经营田地,而小儿子则跟随他学习做家务。虽然他和邻居们交往谈笑,但他仍保持低调。他相信自己要忘记草屋需要常年修缮,十年后重新种桑树和柞树。他在旅途中结交了许多友人,当他回家时,他会再次逡巡顺从他们的意愿。他告诫子孙不要只注重学术成就,而应该关注平凡生活的智慧。最后,他提到他曾筑室于颍川,但这个梦中的西湖似乎取代了他的故居。这首诗以孟子的生活为例,展现了崇尚清修、淡泊名利的儒家思想。折叠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汉族,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县)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宋神宗年间曾…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5399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