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德业冠当年
出自宋朝苏辙的《送王恪郎中知襄州》- 魏公德业冠当年,汝守威名竦汉边。
将相传家俱未远,子孙到处各推贤。
风流最喜君真似,符竹连分政得专。
岘首重寻碑堕泪,习池还指客横鞭。
逃亡已觉依刘表,寒俊应须礼浩然。
当有郡人知古意,拦街齐唱接篱篇。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对魏徵的赞誉和纪念。魏徵为唐朝贞观年间的重要官员,以其高风亮节、清廉正直而闻名于世。首句“魏公德业冠当年”,赞扬了他在政治上的杰出成就。第二句提到他家族子孙皆以贤能著名,表明他所代表的家族具有卓越的家风和人才积累。第三句则称赞他即使在文学方面也同样有出色的表现。第四句借景寄情,描述了诗人在魏徵墓前哭泣思念的情景。第五、六两句谈及他被迫投靠刘表,但仍保持着自己的操守和风范。最后两句则表示如果有人知道魏徵的功绩和思想,街头巷尾必定会有人共同祭奠和赞美他。整首诗传达了对魏徵的缅怀和敬意。
- 背诵
-
送王恪郎中知襄州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对魏徵的赞誉和纪念。魏徵为唐朝贞观年间的重要官员,以其高风亮节、清廉正直而闻名于世。首句“魏公德业冠当年”,赞扬…展开这首诗是对魏徵的赞誉和纪念。魏徵为唐朝贞观年间的重要官员,以其高风亮节、清廉正直而闻名于世。首句“魏公德业冠当年”,赞扬了他在政治上的杰出成就。第二句提到他家族子孙皆以贤能著名,表明他所代表的家族具有卓越的家风和人才积累。第三句则称赞他即使在文学方面也同样有出色的表现。第四句借景寄情,描述了诗人在魏徵墓前哭泣思念的情景。第五、六两句谈及他被迫投靠刘表,但仍保持着自己的操守和风范。最后两句则表示如果有人知道魏徵的功绩和思想,街头巷尾必定会有人共同祭奠和赞美他。整首诗传达了对魏徵的缅怀和敬意。折叠 -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汉族,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县)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宋神宗年间曾…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52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