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止猖狂空自笑
出自宋朝苏辙的《送欧阳辩》- 我年十九识君翁,须发白尽颧颊红。
奇姿云卷出翠阜,高论河决生清风。
我时少年岂知道,因缘父兄愿承教。
文章疏略未足云,举止猖狂空自笑。
公家多士如生毛,扬眉抵掌气相高。
下客逡巡愧知己,流卉低昂随所遭。
却来京洛三十载,重到公家二君在。
伯亡仲逝无由追,泪落数行心破碎。
京城东西正十里,雨落泥深旱尘起。
衣冠缠绕类春蚕,一岁相从知有几。
去年叔为尚书郎,家传旧业行有望。
今年季作澶渊吏,米盐骚屑何当起。
前辈今无一二存,後来幸有风流似。
黄河西行淤没屋,桑柘如云麦禾熟。
年丰事少似宜君,饱读遗书心亦足。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年轻人在他的学问和社交生活中的历程。他在十九岁时遇到了一位老者,以后得到了父兄的指导和帮助,逐渐成为一个有才华且有自信的人。 他描述了自己的疏失和不足,但也表达了对公家多士的尊敬和敬意。虽然他常常感到迷茫和不安,但他仍然坚持前进,直到三十岁回到京城,发现他先前认识的两位朋友已去世,使他感到非常难过。 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和他所见到的事物,如雨落泥深、衣冠缠绕、桑柘如云等,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他还谈到了自己的成就和欣慰之处,并反思了自己与前辈的比较。 总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成长和经历的感受,包括迷茫、成就、失落和欣慰等情感。
- 背诵
-
送欧阳辩注释
【尚书郎】官名。东汉之制,取孝廉中之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魏晋以后尚书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综理职务,通称为尚书郎。《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明黎民表《紫荆关》诗:“金城谁献议,老作尚书郎。”…展开【尚书郎】官名。东汉之制,取孝廉中之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魏晋以后尚书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综理职务,通称为尚书郎。《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明黎民表《紫荆关》诗:“金城谁献议,老作尚书郎。”折叠送欧阳辩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年轻人在他的学问和社交生活中的历程。他在十九岁时遇到了一位老者,以后得到了父兄的指导和帮助,逐渐成为一个…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年轻人在他的学问和社交生活中的历程。他在十九岁时遇到了一位老者,以后得到了父兄的指导和帮助,逐渐成为一个有才华且有自信的人。 他描述了自己的疏失和不足,但也表达了对公家多士的尊敬和敬意。虽然他常常感到迷茫和不安,但他仍然坚持前进,直到三十岁回到京城,发现他先前认识的两位朋友已去世,使他感到非常难过。 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和他所见到的事物,如雨落泥深、衣冠缠绕、桑柘如云等,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他还谈到了自己的成就和欣慰之处,并反思了自己与前辈的比较。 总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成长和经历的感受,包括迷茫、成就、失落和欣慰等情感。折叠 -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汉族,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县)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宋神宗年间曾…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52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