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当理其源

出自宋朝苏辙的《送鲁有开中大知洺州次子瞻韵
仲连虽不仕,而非绮与园。
逡巡笑谈间,屡解战斗繁。
子敬识二孙,长揖鼓鼙喧。
意气感周郎,振策起江村。
二贤继英风,千载为高门。
曾孙事仁祖,风义夙所敦。
台阁余故事,父老称遗言。
白发识公子,十载友元昆。
婆娑久不试,俯仰色愈温。
五马忽嘶鸣,朱轮夹征轩。
旌旄隔河至,部曲几人存。
铜虎不可留,刍狗行当燔。
秋潦决河防,遗黎化惊魂。
忧心念千里,何暇把一樽。
西城叩门别,南风吹帽翻。
嗟我限出谒,未敢逾短垣。
新晴水尚壮,想见民惊奔。
安得万丈堤,止此百里浑。
姑尔救一境,谁当理其源
百闻贵一见,尺书为我论。
送鲁有开中大知洺州次子瞻韵拼音解读
zhòng lián suī shì
ér fēi yuán
qūn xún xiào tán jiān
jiě zhàn dòu fán
jìng shí èr sūn
zhǎng xuān
gǎn zhōu láng
zhèn jiāng cūn
èr xián yīng fēng
qiān zǎi wéi gāo mén
céng sūn shì rén
fēng suǒ dūn
tái shì
lǎo chēng yán
bái shí gōng
shí zǎi yǒu yuán kūn
suō jiǔ shì
yǎng wēn
míng
zhū lún jiá zhēng xuān
jīng máo zhì
rén cún
tóng liú
chú gǒu háng dāng fán
qiū liáo jué fáng
huà jīng hún
yōu xīn niàn qiān
xiá zūn
西 chéng kòu mén bié
nán fēng chuī mào fān
jiē xiàn chū
wèi gǎn duǎn yuán
xīn qíng shuǐ shàng zhuàng
xiǎng jiàn mín jīng bēn
ān wàn zhàng
zhǐ bǎi hún
ěr jiù jìng
shuí dāng yuán
bǎi wén guì jiàn
chǐ shū wéi lù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浮生若梦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的遭遇和见闻,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诗中通过描写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他们的各自性格和生活态度,如仲连不求官职但追求高尚品德,二孙文帝善于识人,周瑜意气风发,曾孙忠诚事君等。同时,也反映了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如铜虎刍狗代表着战争的残酷和荒废的景象,河防决裂使百姓陷入困境。 最后的几句“百闻贵一见,尺书为我论”则表达了作者对知识、交流和互相理解的珍视和推崇。 总之,这首诗是一篇既具有个人情感又蕴含深刻思想的抒情诗歌,展示了作者对生命和人性的探索和感悟。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送鲁有开中大知洺州次子瞻韵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浮生若梦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的遭遇和见闻,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诗中通过描…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浮生若梦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的遭遇和见闻,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诗中通过描写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他们的各自性格和生活态度,如仲连不求官职但追求高尚品德,二孙文帝善于识人,周瑜意气风发,曾孙忠诚事君等。同时,也反映了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如铜虎刍狗代表着战争的残酷和荒废的景象,河防决裂使百姓陷入困境。 最后的几句“百闻贵一见,尺书为我论”则表达了作者对知识、交流和互相理解的珍视和推崇。 总之,这首诗是一篇既具有个人情感又蕴含深刻思想的抒情诗歌,展示了作者对生命和人性的探索和感悟。折叠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汉族,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县)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宋神宗年间曾…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5240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