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当理其源
出自宋朝苏辙的《送鲁有开中大知洺州次子瞻韵》- 仲连虽不仕,而非绮与园。
逡巡笑谈间,屡解战斗繁。
子敬识二孙,长揖鼓鼙喧。
意气感周郎,振策起江村。
二贤继英风,千载为高门。
曾孙事仁祖,风义夙所敦。
台阁余故事,父老称遗言。
白发识公子,十载友元昆。
婆娑久不试,俯仰色愈温。
五马忽嘶鸣,朱轮夹征轩。
旌旄隔河至,部曲几人存。
铜虎不可留,刍狗行当燔。
秋潦决河防,遗黎化惊魂。
忧心念千里,何暇把一樽。
西城叩门别,南风吹帽翻。
嗟我限出谒,未敢逾短垣。
新晴水尚壮,想见民惊奔。
安得万丈堤,止此百里浑。
姑尔救一境,谁当理其源。
百闻贵一见,尺书为我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浮生若梦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的遭遇和见闻,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诗中通过描写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他们的各自性格和生活态度,如仲连不求官职但追求高尚品德,二孙文帝善于识人,周瑜意气风发,曾孙忠诚事君等。同时,也反映了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如铜虎刍狗代表着战争的残酷和荒废的景象,河防决裂使百姓陷入困境。 最后的几句“百闻贵一见,尺书为我论”则表达了作者对知识、交流和互相理解的珍视和推崇。 总之,这首诗是一篇既具有个人情感又蕴含深刻思想的抒情诗歌,展示了作者对生命和人性的探索和感悟。
- 背诵
-
送鲁有开中大知洺州次子瞻韵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浮生若梦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的遭遇和见闻,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诗中通过描…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浮生若梦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的遭遇和见闻,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诗中通过描写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他们的各自性格和生活态度,如仲连不求官职但追求高尚品德,二孙文帝善于识人,周瑜意气风发,曾孙忠诚事君等。同时,也反映了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如铜虎刍狗代表着战争的残酷和荒废的景象,河防决裂使百姓陷入困境。 最后的几句“百闻贵一见,尺书为我论”则表达了作者对知识、交流和互相理解的珍视和推崇。 总之,这首诗是一篇既具有个人情感又蕴含深刻思想的抒情诗歌,展示了作者对生命和人性的探索和感悟。折叠 -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汉族,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县)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宋神宗年间曾…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52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