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樽欢有余
出自宋朝苏辙的《送表弟程之元知楚州》- 与君外兄弟,初如一池鱼。
中年云雨散,各异涧谷居。
客舍复相从,语极长唏嘘。
青衫奉朝谒,白发惊晨梳。
百年不堪把,一樽欢有余。
清言我未厌,昨夜闻除书。
淮南旱已久,疲民食田蔬。
诏发上供米,仍疏古邗渠。
要须贤使君,均此积岁储。
径乘两桨去,不待五马车。
别离难重陈,劳徕不可徐。
政成得召节,岁晚当归欤。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写的是两位曾经交好的朋友,现在已有多年未见。他们都已经中年,各自居住在不同的地方。但是还是会相约来到旅馆里面相聚,边喝酒边畅谈往事及各自的近况,仍然感慨万千。 作者提到了一些现实问题,比如在淮南地区旱情严重,人们只能吃田蔬度日;政府发放粮食,但对于古邗渠的疏浚却缺乏关注。他认为需要一位贤能的官员来改变这种不公平的局面。 最后,作者表示虽然和外兄弟别离难舍,但是也知道劳逸结合、及时行乐的道理,因此选择乘船而去,享受生活。同时也提到了自己的命运,说自己晚年将要归西,寓意生命短暂,珍惜当下。
- 背诵
-
送表弟程之元知楚州诗意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两位曾经交好的朋友,现在已有多年未见。他们都已经中年,各自居住在不同的地方。但是还是会相约来到旅馆里面相聚,…展开这首诗写的是两位曾经交好的朋友,现在已有多年未见。他们都已经中年,各自居住在不同的地方。但是还是会相约来到旅馆里面相聚,边喝酒边畅谈往事及各自的近况,仍然感慨万千。 作者提到了一些现实问题,比如在淮南地区旱情严重,人们只能吃田蔬度日;政府发放粮食,但对于古邗渠的疏浚却缺乏关注。他认为需要一位贤能的官员来改变这种不公平的局面。 最后,作者表示虽然和外兄弟别离难舍,但是也知道劳逸结合、及时行乐的道理,因此选择乘船而去,享受生活。同时也提到了自己的命运,说自己晚年将要归西,寓意生命短暂,珍惜当下。折叠 -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汉族,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县)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宋神宗年间曾…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51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