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远飞来
出自宋朝苏辙的《次韵张禹直开元寺观画壁兼简李德素》- 丹青古藏壁,风雨饱侵藻。
拂尘开蚀鉴,志士泪沾臆。
灵山远飞来,不可以智测。
龙神湛回向,拥卫立剑戟。
依然吴生手,旌旆略可识。
鸿蒙插楼台,毫发数动植。
广床瞻二圣,有众拱万德。
飞行凑六合,揽取著一席。
人人开生面,绝妙推心得。
李侯天机深,指点目所及。
三生石上梦,天乐鸣我侧。
幽寻前日事,晦明忽复易。
章生南溟鹘,笼槛锁六翮。
能同寂寞游,浊酒聊放适。
西风叶潇潇,蟋蟀依墙壁。
家无万金产,四邻砧声急。
藜羹傲鼎食,蓝缕亦山立。
并船有歌姝,粉白眉黛黑。
期公开颜笑,醉语杂翰墨。
不须谈俗事,只令人气塞。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词描写了一位志士对古代壁画的赞叹和敬畏。他打开拂尘,擦去壁画上的污垢,目睹壁画中龙神飞来,英勇拥卫,振翅高飞。他还描述了身处于广床之上,观看二圣(指孔子和老子)时的景象。最后,他提到自己无钱财,但却能与好友唱歌饮酒,享受生活乐趣,不必过多关注世俗琐事。整首诗充满了对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的推崇,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 背诵
-
次韵张禹直开元寺观画壁兼简李德素注释
【开生面】1.展现新的面目。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赵次公注:“贞观中太宗画李靖等二十四人於凌烟阁,至开元时,颜色已暗,而曹将军重为之画,故云开生面。盖因左氏:狄人归先軫之元面如生也。”2.指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有所创新。清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二:“杭永年一倣圣嘆笔意批之,似属效顰,然亦有开生面处。”参见“别开生面”。【三生石】传说唐李源与僧圆观友善,同游三峡,见妇人引汲,观曰:“其中孕妇姓王者,是某託身之所。”更约十二年后中秋月夜,相会于杭州天竺寺外。是夕观果殁,而孕妇产。及期,源赴约,闻牧童歌《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源因知牧童即圆观之后身。见唐袁郊《甘泽谣·圆观》。后人附会谓杭州天竺寺后山的三生石,即李源和圆观相会之处。诗文中常用为前因宿缘的典实。唐齐己《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诗之三:“自抛南岳三生石,长傍西山数片云。”元萧列《八声甘州》词:“三生石,情缘千里,风月柴门。”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或以此一念,三生石上,再种后缘,亦未可知耳!”程善之《胡淑娟女士挽歌》:“支机夜冷三生石,天孙闇倚银河泣。”参见“三生”。…展开【开生面】1.展现新的面目。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赵次公注:“贞观中太宗画李靖等二十四人於凌烟阁,至开元时,颜色已暗,而曹将军重为之画,故云开生面。盖因左氏:狄人归先軫之元面如生也。”2.指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有所创新。清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二:“杭永年一倣圣嘆笔意批之,似属效顰,然亦有开生面处。”参见“别开生面”。【三生石】传说唐李源与僧圆观友善,同游三峡,见妇人引汲,观曰:“其中孕妇姓王者,是某託身之所。”更约十二年后中秋月夜,相会于杭州天竺寺外。是夕观果殁,而孕妇产。及期,源赴约,闻牧童歌《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源因知牧童即圆观之后身。见唐袁郊《甘泽谣·圆观》。后人附会谓杭州天竺寺后山的三生石,即李源和圆观相会之处。诗文中常用为前因宿缘的典实。唐齐己《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诗之三:“自抛南岳三生石,长傍西山数片云。”元萧列《八声甘州》词:“三生石,情缘千里,风月柴门。”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或以此一念,三生石上,再种后缘,亦未可知耳!”程善之《胡淑娟女士挽歌》:“支机夜冷三生石,天孙闇倚银河泣。”参见“三生”。折叠次韵张禹直开元寺观画壁兼简李德素诗意赏析
-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汉族,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县)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宋神宗年间曾…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41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