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知有中书巧

出自宋朝苏辙的《次韵黄庭坚学士猩毛笔
不悟身边一斗红,圣贤随世亦时中。
何人知有中书巧,缚送能书陈孟公。
次韵黄庭坚学士猩毛笔拼音解读
shēn biān dòu hóng
shèng xián suí shì shí zhōng
rén zhī yǒu zhōng shū qiǎo
sòng néng shū chén mèng gō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的含义比较难以理解,可能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下面是我对其的解释: 诗中的“一斗红”指的是朱砂,而朱砂又是制作印章的必备材料,因此暗示作者身为一位官员或书法家。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周围的宝贵资源,也就是指他没有珍惜自己的才华和机会,没有好好把握做出成就的机会。 接着,诗中提到“圣贤随世亦时中”,暗示即使是像孔子等伟大的圣贤,在当时也未必能被人们看重,只有在后世才被认为是伟大的人物。这表明了作者对于自身处境的反思,认为现在的自己可能也只是被忽视的普通人。 然后,“中书巧”指的是能写好文章的人,而“缚送能书陈孟公”则是指陈寅恪,一个曾经因为写了一篇被认为反动的文章而被捕的学者。这里作者想表达的是,即便有才华,也要注意言辞和所处的环境,否则就如同陈寅恪一样,会陷入困境。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次韵黄庭坚学士猩毛笔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含义比较难以理解,可能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下面是我对其的解释: 诗中的“一斗红”指的是朱砂,而朱砂又是制作…展开
这首诗的含义比较难以理解,可能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下面是我对其的解释: 诗中的“一斗红”指的是朱砂,而朱砂又是制作印章的必备材料,因此暗示作者身为一位官员或书法家。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周围的宝贵资源,也就是指他没有珍惜自己的才华和机会,没有好好把握做出成就的机会。 接着,诗中提到“圣贤随世亦时中”,暗示即使是像孔子等伟大的圣贤,在当时也未必能被人们看重,只有在后世才被认为是伟大的人物。这表明了作者对于自身处境的反思,认为现在的自己可能也只是被忽视的普通人。 然后,“中书巧”指的是能写好文章的人,而“缚送能书陈孟公”则是指陈寅恪,一个曾经因为写了一篇被认为反动的文章而被捕的学者。这里作者想表达的是,即便有才华,也要注意言辞和所处的环境,否则就如同陈寅恪一样,会陷入困境。折叠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汉族,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县)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宋神宗年间曾…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3995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