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筵仍具大官珍
出自宋朝苏颂的《留守太尉潞国文公宠示耆年会诗次韵继和》- 四登台衮垂三纪,三镇神崧第二春。
会老特过丞相阁,开筵仍具大官珍。
追寻故事图形在,喜遇承平笑语频。
叙述须归大手笔,唱酬俱是两都宾。
贵如方岳虞咨牧,清比西山晋列真。
盛集古今应未有,谩夸灵鹫会中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歌描述的是一位老者四次进入台衮,穿着三纪徽章,参加神崧三镇的庆典。他特别得到丞相阁的欢迎,并在大官的聚会上享用了珍馐美味。他欣赏历史和文化,喜爱承平时期的和谐氛围并结交了许多朋友。这首诗的作者认为这样的盛会不仅有名人才士,也有超凡脱俗之辈,组成了一个独特的群体,而这个集合从来没有过如此盛大的规模,可以自豪地与当代和古代文化界中最伟大的人物相提并论。
- 背诵
-
留守太尉潞国文公宠示耆年会诗次韵继和注释
【大手笔】1.指朝廷诏令文书等重要文章。后亦指杰出的文辞、书画。《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諡议,皆珣所草。”《陈书·徐陵传》:“世祖、高宗之世,国家有大手笔,皆陵草之。”清宣鼎《夜雨秋灯录·迦陵配》:“﹝李太守﹞閒步殿上,观西天像,突见墨荷,惊为八大再来人,问谁之大手笔。”2.称工于文辞有大成就的人。唐白居易《冯宿除兵部郎中知制诰制》:“吾闻武德暨开元中,颜师古、陈叔达、苏頲称大手笔。”宋何薳《春渚纪闻·作文不惮屡改》:“虽大手笔,不以一时笔快为定而惮於屡改也。”陈毅《湖海诗社开征引》:“若无大手笔,谁堪创世纪?”3.手面阔绰的人。《负曝闲谈》第十五回:“金慕暾又是个大手笔,整把银子撒出来,毫无吝色。”…展开【大手笔】1.指朝廷诏令文书等重要文章。后亦指杰出的文辞、书画。《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諡议,皆珣所草。”《陈书·徐陵传》:“世祖、高宗之世,国家有大手笔,皆陵草之。”清宣鼎《夜雨秋灯录·迦陵配》:“﹝李太守﹞閒步殿上,观西天像,突见墨荷,惊为八大再来人,问谁之大手笔。”2.称工于文辞有大成就的人。唐白居易《冯宿除兵部郎中知制诰制》:“吾闻武德暨开元中,颜师古、陈叔达、苏頲称大手笔。”宋何薳《春渚纪闻·作文不惮屡改》:“虽大手笔,不以一时笔快为定而惮於屡改也。”陈毅《湖海诗社开征引》:“若无大手笔,谁堪创世纪?”3.手面阔绰的人。《负曝闲谈》第十五回:“金慕暾又是个大手笔,整把银子撒出来,毫无吝色。”折叠留守太尉潞国文公宠示耆年会诗次韵继和诗意赏析
-
…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33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