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举义师
出自宋朝孙应时的《读士元传》- 老贼狐鬼啸,汉鼎不复支。
再世益州牧,忍视宗国危。
烈烈左将军,四海闻英姿。
东北久荡析,西南天启之。
建旗入漳城,有蜀非公谁。
檄璋送州印,我欲举义师。
鼠辈坐敛手,豪杰趋指麾。
正尔岂不济,安用谲取为。
孝直反覆士,献计乃所宜。
雏凤独何心,亦复喜出寄。
造次杯酒间,而欲生险巘。
平生大卫公,岂堪此瑕疵。
向来隆中语,荆益实素期。
惜不同兹役,次第观所施。
士元早捐世,未必为汉悲。
我诗订千古,当有神明知。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对国家危机的担忧和自己挺身而出救国的决心。老贼、狐鬼的啸声象征着祸乱和不安,汉鼎的倾覆暗示国家已经陷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忍视宗国危是作者的感叹,表示不能袖手旁观,必须挺身而出。 左将军是指李严,他的英姿令四海闻名。东北久荡析、西南天启之是形容国家分裂和混乱。建旗入漳城,有蜀非公谁是指作者要率领义军攻打漳县,但这个计划并未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檄璋送州印,我欲举义师是说作者向璋州发檄文,并准备发动义军。鼠辈坐敛手,豪杰趋指麾则表明有些人畏惧权势,但也有许多勇士响应号召。 孝直反复士,献计乃所宜是指作者的朋友孝直具有高度的智慧,可以为他提供策略。雏凤独何心,亦复喜出寄则描述了作者身边的人并不都支持他的计划,但是有一些人仍然对他充满信任和支持。 造次杯酒间,而欲生险巘则表明作者准备在危险的环境下行动,甚至可以为国家献出自己的生命。平生大卫公,岂堪此瑕疵是说作者不能容忍国家陷入困境,因为他一直追求无瑕疵的完美。 向来隆中语,荆益实素期表明作者和荆州的关系非常紧密,而士元早捐世,未必为汉悲则表示为了国家的未来,有些人可能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最后,作者表示这首诗将被流传千古,被神明所知悉。
- 背诵
-
读士元传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对国家危机的担忧和自己挺身而出救国的决心。老贼、狐鬼的啸声象征着祸乱和不安,汉鼎的倾覆暗示国家已经陷入了…展开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对国家危机的担忧和自己挺身而出救国的决心。老贼、狐鬼的啸声象征着祸乱和不安,汉鼎的倾覆暗示国家已经陷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忍视宗国危是作者的感叹,表示不能袖手旁观,必须挺身而出。 左将军是指李严,他的英姿令四海闻名。东北久荡析、西南天启之是形容国家分裂和混乱。建旗入漳城,有蜀非公谁是指作者要率领义军攻打漳县,但这个计划并未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檄璋送州印,我欲举义师是说作者向璋州发檄文,并准备发动义军。鼠辈坐敛手,豪杰趋指麾则表明有些人畏惧权势,但也有许多勇士响应号召。 孝直反复士,献计乃所宜是指作者的朋友孝直具有高度的智慧,可以为他提供策略。雏凤独何心,亦复喜出寄则描述了作者身边的人并不都支持他的计划,但是有一些人仍然对他充满信任和支持。 造次杯酒间,而欲生险巘则表明作者准备在危险的环境下行动,甚至可以为国家献出自己的生命。平生大卫公,岂堪此瑕疵是说作者不能容忍国家陷入困境,因为他一直追求无瑕疵的完美。 向来隆中语,荆益实素期表明作者和荆州的关系非常紧密,而士元早捐世,未必为汉悲则表示为了国家的未来,有些人可能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最后,作者表示这首诗将被流传千古,被神明所知悉。折叠 -
…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22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