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伤知音稀

出自宋朝汪元量的《宋宫人分嫁北匠
皎皎千婵娟,盈盈翠红围。
辇来路迢递,梳鬟理征衣。
复采鸳鸯花,缀之连理枝。
忧愁忽已失,欢乐当自兹。
君王不重色,安肯留金闺。
再令出宫掖,相看泪交垂。
分配老斲轮,强颜相追随。
旧恩弃如土,新宠岂所宜。
谁谓事当尔,苦乐心自知。
含情理金徽,烦声乱朱丝。
一弹丹凤离,再弹黄鹄飞。
已恨听者少,更伤知音稀
吞声不忍哭,寄曲宣余悲。
可怜薄命身,万里荣华衰。
江南天一涯,流落将安归。
向来承恩地,月落夜乌啼。
宋宫人分嫁北匠拼音解读
jiǎo jiǎo qiān chán juān
yíng yíng cuì hóng wéi
niǎn lái tiáo
shū huán zhēng
cǎi yuān yāng huā
zhuì zhī lián zhī
yōu chóu shī
huān dāng
jūn wáng zhòng
ān kěn liú jīn guī
zài lìng chū gōng
xiàng kàn lèi jiāo chuí
fèn pèi lǎo zhuó lún
qiáng yán xiàng zhuī suí
jiù ēn
xīn chǒng suǒ
shuí wèi shì dāng ěr
xīn zhī
hán qíng jīn huī
fán shēng luàn zhū
dàn dān fèng
zài dàn huáng fēi
hèn tīng zhě shǎo
gèng shāng zhī yīn
tūn shēng rěn
xuān bēi
lián báo mìng shēn
wàn róng huá shuāi
jiāng nán tiān
liú luò jiāng ān guī
xiàng lái chéng ēn
yuè luò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女子在月下吟诵琴曲的情景。她身着征衣,梳着头发,围绕着皎洁的月光。她采来鸳鸯花,缀在树枝上,摆脱了忧愁,享受欢乐。然而,她所爱的君王却不珍惜她,不愿意留她在金闺里。即使再次命令她出宫,他们也只能以泪水相送。旧时的情感像土一样被抛弃,新的宠爱并不适合她。她自己明白自己的苦乐,用琴声代表她含情脉脉的心,但是没有多少人能欣赏到,让她倍感孤独。她忍住了眼泪,用音乐来表达悲伤,唯一的希望就是归于家乡江南,享受平淡的生活。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宋宫人分嫁北匠注释

【鸳鸯花】。石楠正、二月间开花,冬有二叶为花苞,一花六叶,成对而生。故称。唐孟郊《和宣州钱判官使院厅前石楠树》:“鸳鸯花数重,翡翠叶四铺。”2.红豆蔻花的别称。因每蕊心有两瓣相并,故名。清周亮工《书影》卷三:“友人言:此花(红豆蔻花)京口最多,亦名鸳鸯花。凡媒妁通信与郎家者,輙赠一枝为信。”【连理枝】1.两树枝条相连。比喻恩爱的夫妇。隋江总《杂曲》之三:“合懽锦带鸳鸯鸟,同心綺袖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我多因这蜗角虚名,赚得我连理枝分。”2.比喻关系亲密的人。清方文《送从子密之计偕》诗:“家园十载学同师,远近人称连理枝。”…展开
【鸳鸯花】。石楠正、二月间开花,冬有二叶为花苞,一花六叶,成对而生。故称。唐孟郊《和宣州钱判官使院厅前石楠树》:“鸳鸯花数重,翡翠叶四铺。”2.红豆蔻花的别称。因每蕊心有两瓣相并,故名。清周亮工《书影》卷三:“友人言:此花(红豆蔻花)京口最多,亦名鸳鸯花。凡媒妁通信与郎家者,輙赠一枝为信。”【连理枝】1.两树枝条相连。比喻恩爱的夫妇。隋江总《杂曲》之三:“合懽锦带鸳鸯鸟,同心綺袖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我多因这蜗角虚名,赚得我连理枝分。”2.比喻关系亲密的人。清方文《送从子密之计偕》诗:“家园十载学同师,远近人称连理枝。”折叠

宋宫人分嫁北匠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女子在月下吟诵琴曲的情景。她身着征衣,梳着头发,围绕着皎洁的月光。她采来鸳鸯花,缀在树枝上,摆脱了忧愁,…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女子在月下吟诵琴曲的情景。她身着征衣,梳着头发,围绕着皎洁的月光。她采来鸳鸯花,缀在树枝上,摆脱了忧愁,享受欢乐。然而,她所爱的君王却不珍惜她,不愿意留她在金闺里。即使再次命令她出宫,他们也只能以泪水相送。旧时的情感像土一样被抛弃,新的宠爱并不适合她。她自己明白自己的苦乐,用琴声代表她含情脉脉的心,但是没有多少人能欣赏到,让她倍感孤独。她忍住了眼泪,用音乐来表达悲伤,唯一的希望就是归于家乡江南,享受平淡的生活。折叠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11095.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