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洄与我相往还

出自宋朝王安石的《赠彭器资
鄱水滔天竟东注,气泽所锺贤可慕。
文章浩渺足波澜,行义迢迢有归处。
中江秋浸两崖间,逆洄与我相往还
我挹其清久未竭,复得纵观於波澜。
放言深入妙云海,示我仙圣本所寰。
楞伽我亦见彷佛,岁晚所悲行路难。
赠彭器资拼音解读
shuǐ tāo tiān jìng dōng zhù
suǒ zhōng xián
wén zhāng hào miǎo lán
háng tiáo tiáo yǒu guī chù
zhōng jiāng qiū jìn liǎng jiān
huí xiàng wǎng hái
qīng jiǔ wèi jié
zòng guān lán
fàng yán shēn miào yún hǎi
shì xiān shèng běn suǒ huán
léng jiàn páng
suì wǎn suǒ bēi háng n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鄱阳湖畔的经历和感受。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它的水流注入到东海。 作者赞美了湖水的壮阔和气势,认为它值得称道和崇敬。 文章和行为应该像湖水一样宽广而波澜不惊,具有高尚的品质和精神。 中江秋浸时,作者与洪流相互流动,体验了自然的神奇和壮丽之处。 作者表达了对于仙境的渴望以及岁月的沉重,但同时也表现出坚定的决心和信念。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赠彭器资注释

【行路难】1.行路艰难。亦比喻处世不易。唐杜甫《宿府》诗:“风尘荏苒音书絶,关塞萧条行路难。”唐白居易《太行路》诗:“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2.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情别意。原为民间歌谣,后经文人拟作,采入乐府。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十九首及唐李白所作《行路难》三首都较著名。《晋书·袁山松传》:“初,羊曇善唱乐,桓伊能挽歌,及山松《行路难》继之,时人谓之‘三絶’。”陈去病《少年行》之三:“劝君莫诵《行路难》,劝君莫復居长安。”…展开
【行路难】1.行路艰难。亦比喻处世不易。唐杜甫《宿府》诗:“风尘荏苒音书絶,关塞萧条行路难。”唐白居易《太行路》诗:“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2.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情别意。原为民间歌谣,后经文人拟作,采入乐府。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十九首及唐李白所作《行路难》三首都较著名。《晋书·袁山松传》:“初,羊曇善唱乐,桓伊能挽歌,及山松《行路难》继之,时人谓之‘三絶’。”陈去病《少年行》之三:“劝君莫诵《行路难》,劝君莫復居长安。”折叠

赠彭器资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鄱阳湖畔的经历和感受。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它的水流注入到东海。 作者赞美了湖水的壮阔和气势,认…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鄱阳湖畔的经历和感受。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它的水流注入到东海。 作者赞美了湖水的壮阔和气势,认为它值得称道和崇敬。 文章和行为应该像湖水一样宽广而波澜不惊,具有高尚的品质和精神。 中江秋浸时,作者与洪流相互流动,体验了自然的神奇和壮丽之处。 作者表达了对于仙境的渴望以及岁月的沉重,但同时也表现出坚定的决心和信念。折叠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9792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