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许庄周知养恬

出自宋朝王安石的《谢郏亶秘校见访於锺山之庐
误有声名只自惭,烦君跋马过茅檐。
已知原宪贫非病,更许庄周知养恬
世事何时逢坦荡,人情随分值猜嫌。
谁能胸臆无尘滓,使我相从久未厌。
谢郏亶秘校见访於锺山之庐拼音解读
yǒu shēng míng zhī cán
fán jūn guò máo yán
zhī yuán xiàn pín fēi bìng
gèng zhuāng zhōu zhī yǎng tián
shì shì shí féng tǎn dàng
rén qíng suí fèn zhí cāi xián
shuí néng xiōng chén
shǐ 使 xiàng cóng jiǔ wèi yà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的含义是: 我因为名誉而自惭,但仍请你帮我越过茅草房顶。我知道贫穷并非病症,庄子教我们要养成恬淡之心。什么时候才能有真正坦荡的事情发生呢?在世俗的眼中,人际关系往往被猜疑和嫉妒所左右。但是,如果有人能够心胸开阔、不计较得失,那么与他为伴,便可无尘滓之扰,长久相处也不会感到厌烦。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谢郏亶秘校见访於锺山之庐注释

【贫非病】孔子弟子原宪居鲁而贫,子贡轩车大马而见之。“原宪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见《庄子·让王》。后因以“贫非病”作安贫乐道之典。宋陆游《题庵壁》诗:“身存但倚贫非病,齿落方惭豁可憎。”…展开
【贫非病】孔子弟子原宪居鲁而贫,子贡轩车大马而见之。“原宪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见《庄子·让王》。后因以“贫非病”作安贫乐道之典。宋陆游《题庵壁》诗:“身存但倚贫非病,齿落方惭豁可憎。”折叠

谢郏亶秘校见访於锺山之庐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含义是: 我因为名誉而自惭,但仍请你帮我越过茅草房顶。我知道贫穷并非病症,庄子教我们要养成恬淡之心。什么时候才…展开
这首诗的含义是: 我因为名誉而自惭,但仍请你帮我越过茅草房顶。我知道贫穷并非病症,庄子教我们要养成恬淡之心。什么时候才能有真正坦荡的事情发生呢?在世俗的眼中,人际关系往往被猜疑和嫉妒所左右。但是,如果有人能够心胸开阔、不计较得失,那么与他为伴,便可无尘滓之扰,长久相处也不会感到厌烦。折叠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96044.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