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此絓长樯
出自宋朝王安石的《谢公墩》- 走马白下门,投鞭谢公墩。
昔人不可见,故物尚或存。
问樵樵不知,问牧牧不言。
摩挲苍苔石,点检屐齿痕。
想此絓长樯,想此倚短辕。
想此玩云月,狼籍盘与樽。
井迳亦已没,漫然禾黍村。
摧藏羊昙骨,放浪李白魂。
亦已同山丘,缅怀莳兰荪。
小草戏陈迹,甘棠咏遗恩。
万事付鬼籙,耻荣何足论。
天机自开阖,人理孰畔援。
公色无惧喜,傥知祸福根。
涕泪对桓伊,暮年无乃昏。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白下门谢公墩游览时的感慨和思考。他想起了昔日的先贤,虽然看不到他们的面容,但他们留下的物品还在世间流传。他询问过路的樵夫和牧人,却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于是他沿着石头摸索走过去,寻找着历史的痕迹。他想象着过去的景象,那些长绳短辕和云月的美景,以及放浪不羁的李白。在此处,一切都已经消失,甚至连井和道路都已经没了,只有荒芜的庄稼村落。他感叹生死离别,珍视每个人与事物在世间的一刹那,最终认为名利对于灵魂来说并不重要,只有心中的善良才是最重要的。
- 背诵
-
谢公墩注释
【谢公墩】即谢安墩。清孙枝蔚《寄题康山兼怀张穉恭》诗:“空如谢公墩,遗蹟在人间。”参见“谢安墩”。2.宋谢枋得寓居读书处。《清一统志·武昌府·古迹》:“谢公墩在兴国州东一里湖堤山,宋谢枋得寓居读书处,其地有叠山书院。”汉…展开【谢公墩】即谢安墩。清孙枝蔚《寄题康山兼怀张穉恭》诗:“空如谢公墩,遗蹟在人间。”参见“谢安墩”。2.宋谢枋得寓居读书处。《清一统志·武昌府·古迹》:“谢公墩在兴国州东一里湖堤山,宋谢枋得寓居读书处,其地有叠山书院。”汉折叠谢公墩诗意赏析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95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