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应身後冢

出自宋朝王安石的《两山间
自予营北渚,数至两山间。
临路爱山好,出山愁路难。
山花如水净,山鸟与云闲。
我欲抛山去,山仍劝我还。
祗应身後冢,亦是眼中山。
且复依山住,归鞍未可攀。
两山间拼音解读
yíng běi zhǔ
shù zhì liǎng shān jiān
lín ài shān hǎo
chū shān chóu nán
shān huā shuǐ jìng
shān niǎo yún xián
pāo shān
shān réng quàn hái
zhī yīng shēn hòu zhǒng
shì yǎn zhōng shān
qiě shān zhù
guī ān wèi p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北渚的营地旁边,往来于两座山之间。他深爱这里的山和景色,但当他离开时,却感到难以启程,因为他知道回去的路会很艰难。虽然这里有美丽的山花,自由自在的鸟儿和飘逸的云彩,但他仍然决定要离开山林。尽管山劝诫他留下,但他还是决定要走。他认为自己终究会成为山上的一颗墓碑,并将视山为自己的家。最后,他选择继续留在山上,因为归途太遥远,回鞍难度很大。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两山间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北渚的营地旁边,往来于两座山之间。他深爱这里的山和景色,但当他离开时,却感到难以启程,因为他知道回去的…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北渚的营地旁边,往来于两座山之间。他深爱这里的山和景色,但当他离开时,却感到难以启程,因为他知道回去的路会很艰难。虽然这里有美丽的山花,自由自在的鸟儿和飘逸的云彩,但他仍然决定要离开山林。尽管山劝诫他留下,但他还是决定要走。他认为自己终究会成为山上的一颗墓碑,并将视山为自己的家。最后,他选择继续留在山上,因为归途太遥远,回鞍难度很大。折叠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9139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