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此地从君处
出自宋朝王安石的《怀舒州山水呈昌叔》- 山下飞鸣黄栗留,溪边饮啄白符鸠。
不知此地从君处,亦有他人继我不。
尘土生涯休荡涤,风波时事只飘浮。
相看发秃无归计,一梦东南即自羞。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境遇的感慨和思考。诗人在山下听到黄栗鸟的啼鸣,看见白符鸠在溪边饮啄,不禁想起这片土地曾经属于他,并且思念与他相伴的人,但是他现在已经离开,也许会有他人替代他的位置。 之后,诗人再次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感慨尘土生涯难以摆脱,风波时事只能漂浮。他们互相照看、交流,却无从抉择未来的道路,无法预知归途。最后,诗人自嘲天命难追,发愁生活无法平静,一度萌生放弃的念头,即使再怀念故乡,也只能自叹不如,深感自己的无力和无奈。
- 背诵
-
怀舒州山水呈昌叔注释
【黄栗留】亦作“黄鸝留”。即黄鹂。《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三国吴陆玑疏:“黄鸟,黄鸝留也。或谓之黄栗留……当葚熟时,来在桑间。故里语曰:‘黄栗留看我麦黄葚熟。’应是应节趋时之鸟。”宋王安石《怀舒州山水呈昌叔》诗:“山下飞鸣黄栗留,溪边饮啄白浮鸥。”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黄鹂》:“古诗云:‘黄栗留鸣桑椹美。’黄鸝既鸣,则桑椹垂熟,正合京师节候。”参见“黄鸝”。…展开【黄栗留】亦作“黄鸝留”。即黄鹂。《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三国吴陆玑疏:“黄鸟,黄鸝留也。或谓之黄栗留……当葚熟时,来在桑间。故里语曰:‘黄栗留看我麦黄葚熟。’应是应节趋时之鸟。”宋王安石《怀舒州山水呈昌叔》诗:“山下飞鸣黄栗留,溪边饮啄白浮鸥。”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黄鹂》:“古诗云:‘黄栗留鸣桑椹美。’黄鸝既鸣,则桑椹垂熟,正合京师节候。”参见“黄鸝”。折叠怀舒州山水呈昌叔诗意赏析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89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