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闵其然

出自宋朝王安石的《和吴御史汴渠
郑国欲弊秦,渠成秦富强。
本始意已陋,末流功更长。
维汴亦如此,浚源在淫荒。
归作万世利,谁能弛其防。
夷门筑天都,横带国之阳。
漕引天下半,岂云独荆扬。
货入空外府,租输陈太仓。
东南一百年,寡老无残粻。
自宜富京师,乃亦窘盖藏。
征求过夙昔,机巧到莛芒。
御史闵其然,志欲穷舟航。
此言信有激,此水存何伤。
救世讵无术,习传自先王。
念非老经纶,岂易识其方。
我懒不足数,君材仍自强。
他日听施设,无乃弃篇章。
和吴御史汴渠拼音解读
zhèng guó qín
chéng qín qiáng
běn shǐ lòu
liú gōng gèng zhǎng
wéi biàn
xùn yuán zài yín huāng
guī zuò wàn shì
shuí néng chí fáng
mén zhù tiān dōu
héng dài guó zhī yáng
cáo yǐn tiān xià bàn
yún jīng yáng
huò kōng wài
shū chén tài cāng
dōng nán bǎi nián
guǎ lǎo cán zhāng
jīng shī
nǎi jiǒng gài cáng
zhēng qiú guò
qiǎo dào tíng máng
shǐ mǐn rán
zhì qióng zhōu háng
yán xìn yǒu
shuǐ cún shāng
jiù shì shù
chuán xiān wáng
niàn fēi lǎo jīng lún
shí fāng
lǎn shù
jūn cái réng qiáng
tīng shī shè
nǎi piān zhā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歌描述了两个国家在治理上的不同之处。其中一个国家(郑国)在开始时就缺乏远见和计划,导致最终功绩微薄,而另一个国家(秦国)则采取了更加长远的规划,最终成为了富强的国家。 诗歌中还提到了汴河(维汴),它曾经是繁荣昌盛的河流,但由于管理混乱变得荒芜,只有通过重新整修才能恢复往日的辉煌。 诗歌最后说,拯救世界需要一种真正的方法,这种方法可能被先知们所知道,但对于常人来说并不容易理解。虽然作者自认为懒惰无用,但他仍然希望有一天能够听到别人提出更好的方案,而不是把这篇文学作品抛之脑后。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和吴御史汴渠注释

【老经纶】指治理国家有丰富经验的人。宋王安石《和吴御史汴渠诗》:“救世詎无术,习传自先王,念非老经纶,岂易识此方?”…展开
【老经纶】指治理国家有丰富经验的人。宋王安石《和吴御史汴渠诗》:“救世詎无术,习传自先王,念非老经纶,岂易识此方?”折叠

和吴御史汴渠诗意赏析

这首诗歌描述了两个国家在治理上的不同之处。其中一个国家(郑国)在开始时就缺乏远见和计划,导致最终功绩微薄,而另一个国家(…展开
这首诗歌描述了两个国家在治理上的不同之处。其中一个国家(郑国)在开始时就缺乏远见和计划,导致最终功绩微薄,而另一个国家(秦国)则采取了更加长远的规划,最终成为了富强的国家。 诗歌中还提到了汴河(维汴),它曾经是繁荣昌盛的河流,但由于管理混乱变得荒芜,只有通过重新整修才能恢复往日的辉煌。 诗歌最后说,拯救世界需要一种真正的方法,这种方法可能被先知们所知道,但对于常人来说并不容易理解。虽然作者自认为懒惰无用,但他仍然希望有一天能够听到别人提出更好的方案,而不是把这篇文学作品抛之脑后。折叠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88892.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