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怜得经过
出自宋朝王安石的《冲卿席上得作字》- 咨予乏时才,始愿乃丘壑。
强走十五年,朱颜已非昨。
低回大梁下,屡叹风沙恶。
所欣同舍郎,诱我文义博。
古声无慆淫,真味有淡泊。
追攀风月久,貌简非心略。
君思忽推徙,所望颇乖错。
尚怜得经过,未比参辰各。
留连惜余景,从子至日落。
明灯照亲友,环坐倾杯杓。
别离宽後悲,笑语尽今乐。
论诗知不如,兴至亦同作。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寻求知音的经历和对友谊的珍视。他说自己向往山林之间,度过了十五年坚强的求学生涯,但随着岁月流逝,他的容颜已不再年轻。在大梁下低声抱怨沙尘飞扬的日子,他遇见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邀请他一同创作和探讨文学艺术。这个朋友的真诚、淡泊和高雅使他感到欣慰,但是这种友情的推移和别离也带来了悲伤。最后,作者认为,在写作和创作方面,他与他的朋友相比可能略逊一筹,但他们都兴致勃勃地投入其中,享受彼此的陪伴,直到夜幕降临。
- 背诵
-
冲卿席上得作字注释
【同舍郎】同居一舍的郎官。后亦泛指僚友。《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直不疑﹞同舍有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已而金主觉,妄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而告归者来而归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慙。”唐刘禹锡《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答命同作》诗:“邻境诸侯同舍郎,芷江兰浦恨无梁。”明沉德符《野获编·神仙·神佛佑人再生》:“其父归,偕同舍郎读之,字皆若《仓頡》,不甚辨,相与惊怪。”…展开【同舍郎】同居一舍的郎官。后亦泛指僚友。《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直不疑﹞同舍有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已而金主觉,妄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而告归者来而归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慙。”唐刘禹锡《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答命同作》诗:“邻境诸侯同舍郎,芷江兰浦恨无梁。”明沉德符《野获编·神仙·神佛佑人再生》:“其父归,偕同舍郎读之,字皆若《仓頡》,不甚辨,相与惊怪。”折叠冲卿席上得作字诗意赏析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84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