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令王泽深
出自唐朝张说的《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应制以题坐右》- 文明遍禹迹,鳏寡达尧心。正在亲人守,能令王泽深。
朝廷多秀士,熔炼比精金。犀节同分命,熊轩各外临。
圣主赋新诗,穆若听薰琴。先言教为本,次言则是钦。
三时农不夺,午夜犬无侵。愿使天宇内,品物遂浮沉。
寄情群飞鹤,千里一扬音。共蹑华胥梦,龚黄安足寻。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形象,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的发达: “文明遍禹迹”说明文化普及到了每个地方,“朝廷多秀士,熔炼比精金”则描述了政府对于才华的重视。 2.关爱弱势群体: “鳏寡达尧心”表明政府关注那些失去亲人的孤寡老人,显示出了一种仁爱之心。 3.守护家族: “正在亲人守,能令王泽深”,强调了家庭价值观念的重要性。 4.公平正义:“犀节同分命,熊轩各外临” 表示法律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5.教育与治理:“先言教为本,次言则是钦”,说明教育是治理社会的基础,而行动则需要具备更高层次的品质。 6.生活美好:“三时农不夺,午夜犬无侵”描述了社会和谐稳定,人们能够安享安定的生活。 7.追求卓越:“愿使天宇内,品物遂浮沉”表达了民众追求更好的生活水平,对于社会发展的美好期望。 8.自由与和谐:“寄情群飞鹤,千里一扬音。共蹑华胥梦,龚黄安足寻”。这句话以诗人的愿望,将自己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自由、和谐的精神世界,享受人生乐趣。
- 背诵
-
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应制以题坐右诗意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形象,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的发达: “文明遍禹迹”说明文化普及到了每个地…展开这首诗歌描绘了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形象,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的发达: “文明遍禹迹”说明文化普及到了每个地方,“朝廷多秀士,熔炼比精金”则描述了政府对于才华的重视。 2.关爱弱势群体: “鳏寡达尧心”表明政府关注那些失去亲人的孤寡老人,显示出了一种仁爱之心。 3.守护家族: “正在亲人守,能令王泽深”,强调了家庭价值观念的重要性。 4.公平正义:“犀节同分命,熊轩各外临” 表示法律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5.教育与治理:“先言教为本,次言则是钦”,说明教育是治理社会的基础,而行动则需要具备更高层次的品质。 6.生活美好:“三时农不夺,午夜犬无侵”描述了社会和谐稳定,人们能够安享安定的生活。 7.追求卓越:“愿使天宇内,品物遂浮沉”表达了民众追求更好的生活水平,对于社会发展的美好期望。 8.自由与和谐:“寄情群飞鹤,千里一扬音。共蹑华胥梦,龚黄安足寻”。这句话以诗人的愿望,将自己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自由、和谐的精神世界,享受人生乐趣。折叠 -
张说
张说(667─730),唐文学家。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武则天永昌中(689),举贤良方正,授太子校书郎。因不肯依附张易之兄弟,忤旨,被流放钦州。唐中宗复位,召回,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兵部侍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任宰相,监修国史。玄宗时封燕国公,任中书令。因与姚崇不和,贬为相州刺史,再贬岳州刺史。开元九年(721),复为宰相。翌年出任朔方军节度大使,官至右…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7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