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途去无限

出自唐朝陈子昂的《白帝城怀古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停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白帝城怀古拼音解读
luò cāng jiāng wǎn
tíng ráo wèn fēng
tíng lín guó
tái méi hàn wáng gōng
huāng réng zhōu diàn
shēn shān shàng gōng
yán xuán qīng duàn
xiǎn liú tōng
shēng yún
guī fān chū zhōng
chuān xiàn
zuò qió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夕阳隐没苍茫的江水,天色已晚,停船探问当地乡俗土风。

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城楼面临着古代的子爵巴国,高台乃是那湮没的蜀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这荒远地区仍属周朝的领域,深山里至今推崇大禹的丰功。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山岩陡峭好像青青墙壁中断,地势险峻下临清碧江水流通。

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高大的古树挺立在白云边上,归来的船帆出现在浓浓雾中。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水行的旅途一去便无限遥远,旅客的愁思因此更无尽无穷。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6
2、王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72-73

日落沧(cāng)江晚,停桡(ráo)问土风。
沧江:泛指江水。土风:乡土歌谣或乐曲。

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巴子国:古国名。汉王宫:指永安宫,蜀汉先主刘备卒于此。

荒服仍周甸(diàn),深山尚禹(yǔ)功。
周甸:周朝甸服之国,意指周朝的领域。禹功:指夏禹治水的功绩。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青壁:青色的山壁。

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古木:一作“古树”。云际:云中。言其高远。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坐:因为。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6
2、王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72-73

根据诗题,此诗应为怀古诗,其实称之以“旅游诗”可能更恰当。此诗描写了这位年轻的西部人第一次进入中国中心区域(虽然仅在南方边缘)的旅程。他不断地回顾“巴”(四川),细心地寻访“周甸”(不包括四川),寻访“禹功”所覆盖的地区。他反复提到那些广泛的地理名称,仿佛这些名称本身就具有某种神奇的意义。他为这些地区的历史和古迹所倾倒。他在白帝停怀古,所缅怀的既不是历史事件,也不是盛衰过程,而是集中于与中国文化的中心区域相联系的古迹本身。

由怀古而产生的忧伤很容易转换成孤独及思乡的情绪。与较老练诗人的修辞练习不同,陈子昂这首诗更多地与情绪的激发有关,而不是与技巧有关。他的旅行诗并不像王勃、卢照邻、骆宾王的同类诗,而更接近李百药的诗。诗中对句的排列比王勃、卢照邻的诗较不板滞。他的风格离开骆宾王的风格更远。骆宾王的怀古旅行诗用了高度矫饰的语言,即使最真诚的感情也会黯然失色,从而彻底破坏诗的情调。

陈子昂描写自然景物的对偶句不似上官仪那样复杂,可是在这首诗中,这些对句也一铺到底,破坏了诗篇的流畅。此外,诗人还隐喻性地运用动词描写直观景象,表现了宫廷诗的一定影响。

参考资料:
1、王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72-73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陈子昂 陈子昂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西北)人。年少时就富于浪漫的豪侠性格。武则天光宅元年(684)举进士,因上《大周受命颂》受武则天赏识,拜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陈子昂敢于针砭时弊,不避权贵。万岁通天元年(696)随从武攸宜征伐契丹。后因痛感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许多进步主张不能实现,便于圣历初(698)辞官返乡。武三思县令段简诬陷他,因此入狱,后忧愤而死。…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7354.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