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与梵释俱
出自宋朝的《题徐商叟所藏李伯时四天王图》- 龙眠有巧手,幻出汗血驹。
老衲或戒之,回向心地初。
遂画白依仙,蕲与梵释俱。
北方四天王,亦附瞿昙居。
杂以马龙像,宿习终未除。
四王名字异,且复形状殊。
信者谓其有,疑者意其无。
荡荡天门高,谁能凌空虚。
何以信不疑,取诸贝叶书。
子不语怪神,从释恐畔儒。
语之且不可,笔之其可乎。
因画议及此,于公意何如。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是一首诗歌,主要描述了一个和尚在画画时的心路历程。他有巧手,在画画时幻想出了一匹汗血马,并决定在修行上更加努力。他还画了白依仙和四天王等形象,但对于这些神明的存在,信者和疑者意见不一。 尽管有人怀疑这些神灵是否真实存在,但和尚认为即使无法凭证确凿地证明它们的存在,也应该相信它们的存在。而且,他还提到了贝叶经,表达了对佛教思想的敬仰。 最后,和尚谈到了自己的画作以及对其议论的看法。
- 背诵
-
题徐商叟所藏李伯时四天王图注释
【贝叶书】经。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閒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元胡助《爱松轩》诗:“袈裟坐其下,自读贝叶书。”清全祖望《大佛牙曲》:“缅维万几暇,有时不废贝叶书。”典【四天王】称帝释的外将,分别居于须弥山四埵,各护一方,因亦称护世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瑠璃),身青色,执宝剑;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红色,执羂索;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执宝叉。旧时寺庙山门两旁多塑四天王像,身形高大,面目狰狞,又称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参阅《法苑珠林》卷五三、《三界诸天会名》、《经律异相》卷一《四天王》。典【汗血驹】即汗血马。宋苏轼《徐大正闲轩》诗:“君如汗血驹,转盻略燕楚。”明徐渭《六昔》诗:“昔乳煦,汗血驹;不得已,今於菟。”清孙枝蔚《饮酒廿首和陶韵》之三:“气若汗血驹,耻蒙駑马名。”参见“汗血马”。…展开【贝叶书】经。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閒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元胡助《爱松轩》诗:“袈裟坐其下,自读贝叶书。”清全祖望《大佛牙曲》:“缅维万几暇,有时不废贝叶书。”典【四天王】称帝释的外将,分别居于须弥山四埵,各护一方,因亦称护世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瑠璃),身青色,执宝剑;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红色,执羂索;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执宝叉。旧时寺庙山门两旁多塑四天王像,身形高大,面目狰狞,又称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参阅《法苑珠林》卷五三、《三界诸天会名》、《经律异相》卷一《四天王》。典【汗血驹】即汗血马。宋苏轼《徐大正闲轩》诗:“君如汗血驹,转盻略燕楚。”明徐渭《六昔》诗:“昔乳煦,汗血驹;不得已,今於菟。”清孙枝蔚《饮酒廿首和陶韵》之三:“气若汗血驹,耻蒙駑马名。”参见“汗血马”。折叠题徐商叟所藏李伯时四天王图诗意赏析
-
…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55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