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如掌翻
出自宋朝王禹偁的《一品孙郑昱》- 卜葬得假告,南出安上门。
鞭马六十里,暮投中书村。
村翁馆我宿,茅屋欲黄昏。
有客忽投刺,自称一品孙。
气貌不凡俗,因为开酒樽。
坐久问家谍,其族大且繁。
池州有清节,滥觞登洪源。
大傅擅鸿笔,入相又出藩。
其家本开封,改号一何尊。
至昱始六代,布衣它丘樊。
跨驴入府县,驱犊耕郊原。
家庙固已毁,国史空具存。
盛德百世著,功必格乾坤。
高太已不祀,羡絪何可论。
况复起章句,乘时宠便蕃。
子孙虽替陵,尚得守田园。
我爱三代时,法度有深根。
卿大夫称家,世世奉苹蘩。
四民有定分,宦路无驰奔。
自从杂伯道,倾夺日喧喧。
脱耒秉金钺,吮笔乘朱轩。
朝荣又暮辱,容易如掌翻。
古道不可复,颓波益以浑。
何况度木者,倒置轮与辕。
我亦起白屋,两朝直紫垣。
荫子有官常,赏延弟与昆。
尽待食人禄,将何报君恩。
农桑国之本,孝义古所敦。
吾族不力穑,终岁饱且温。
虽非享富贵,亦以蠹黎元。
唐贤尚消歇,我辈奚足言。
呼儿讽此诗,播在篪与埙。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位文人对自己家族历史和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他在诗中描述了多代人的生活和经历,通过回顾过去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看法。 诗中描述了祖先的墓葬被人卜了假告,以此暗示社会的虚伪和欺骗。他旅途艰辛,最终到达一个村庄,遇到了一个称自己为孙一品的客人,两人进行交谈,客人让他感到气质不凡俗。 接下来,诗人回忆了自己祖先的历史,包括家族的起源、名人事迹、官位晋升等等。他特别强调了家族秉持的传统价值观,如尊重法度、奉苹蘩、孝义等等。他还提到了农桑国之本,认为农民的劳动是国家繁荣的基础。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他认为社会已经变得虚伪和浮躁,不再注重传统价值观和信仰,而家族和祖先的精神已经消逝。他希望通过写诗来唤醒人们对传统的关注和理解,让这些价值观能够得以延续。
- 背诵
-
一品孙郑昱注释
【卿大夫】。后借指高级官员。《国语·鲁语下》:“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史记·汲郑列传》:“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唐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公既以能为文辞,擅声於朝,多铭卿大夫功德。”…展开【卿大夫】。后借指高级官员。《国语·鲁语下》:“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史记·汲郑列传》:“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唐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公既以能为文辞,擅声於朝,多铭卿大夫功德。”折叠一品孙郑昱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位文人对自己家族历史和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他在诗中描述了多代人的生活和经历,通过回顾过去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看…展开这首诗是一位文人对自己家族历史和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他在诗中描述了多代人的生活和经历,通过回顾过去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看法。 诗中描述了祖先的墓葬被人卜了假告,以此暗示社会的虚伪和欺骗。他旅途艰辛,最终到达一个村庄,遇到了一个称自己为孙一品的客人,两人进行交谈,客人让他感到气质不凡俗。 接下来,诗人回忆了自己祖先的历史,包括家族的起源、名人事迹、官位晋升等等。他特别强调了家族秉持的传统价值观,如尊重法度、奉苹蘩、孝义等等。他还提到了农桑国之本,认为农民的劳动是国家繁荣的基础。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他认为社会已经变得虚伪和浮躁,不再注重传统价值观和信仰,而家族和祖先的精神已经消逝。他希望通过写诗来唤醒人们对传统的关注和理解,让这些价值观能够得以延续。折叠 -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巨野(今属山东)人。晚贬知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登进士第,授成武主簿,迁大理评事,移知长洲。端拱初,擢右拾遗,直史馆。后拜左司谏、知制诰。淳化二年(991),贬商州团练副使。至道元年(995),任翰林学士,坐讪谤,以工部郎中出知滁州,改知扬州。真宗即位,复知制诰,上书提出「谨边防」,「减冗兵,并冗吏」等事。与修《太祖…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43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