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种烟莎迳

出自宋朝王禹偁的《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
邦计动宸衷,时贤莅浙东。
量宽吞渤澥,气直禀崆峒。
捧诏瑶池下,辞班玉笋中。
馈粮萧相国,制礼叔孙通。
举措敦儒行,谈谐有古风。
冀方思旧政,江表伫成功。
吏畏严霜白,民歌爱日红。
勤王虽运智,修道岂妨公。
旋种烟莎迳,闲科雨竹丛。
养成丹顶鹤,瘦尽雪花骢。
移石情无倦,抄书俸不充。
晨餐烧露笋,秋句写霜枫。
棋阁连花坞,书窗映烛笼。
僧传床树法,客献递诗筒。
饮席螺为盏,吟舟苇作篷。
按琴苔院冷,捣药月堂空。
清白成家计,操修达圣聪。
即徵归象阙,清秩冠鸳鸿。
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拼音解读
bāng dòng chén zhōng
shí xián zhè dōng
liàng kuān tūn xiè
zhí bǐng kōng dòng
pěng zhào yáo chí xià
bān sǔn zhōng
kuì liáng xiāo xiàng guó
zhì shū sūn tōng
cuò dūn háng
tán xié yǒu fēng
fāng jiù zhèng
jiāng biǎo zhù chéng gōng
wèi yán shuāng bái
mín ài hóng
qín wáng suī yùn zhì
xiū dào fáng gōng
xuán zhǒng yān shā jìng
xián zhú cóng
yǎng chéng dān dǐng
shòu jìn xuě huā cōng
shí qíng juàn
chāo shū fèng chōng
chén cān shāo sǔn
qiū xiě shuāng fēng
lián huā
shū chuāng yìng zhú lóng
sēng chuán chuáng shù
xiàn shī tǒng
yǐn luó wéi zhǎn
yín zhōu wěi zuò péng
àn qín tái yuàn lěng
dǎo yào yuè táng kōng
qīng bái chéng jiā
cāo xiū shèng cōng
zhēng guī xiàng què
qīng zhì guàn yuān hóng 鸿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时贤在浙江东部执政的情景,他谦虚宽厚,重视礼仪和教育,并且喜欢玩棋阅读书籍。他对过去的治政有所期待,同时也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与官员们共进饮席、读诗作文,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和闲适。他注重道德修养,为人清白正直,并且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和尊敬。最后,他得到皇帝的赏识,晋升为官品高贵的官员,成为一位具有卓越才干和高尚品德的人物。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注释

【递诗筒】以竹筒盛诗,便于传递,故称。宋王禹偁《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诗:“僧传栽树法,客献递诗筒。”【丹顶鹤】仙鹤。体羽主要为白色。喉、颊和颈部暗褐色。飞羽黑色,两翼折迭时,覆于白色短尾上。头顶皮肤裸露,呈朱红色,故称丹顶。鸣声响亮,飞翔能力强。常涉于近水浅滩,食鱼、虫、蛙及甲壳类,兼食水草和谷类。主要产于中国、苏联及朝鲜。汉…展开
【递诗筒】以竹筒盛诗,便于传递,故称。宋王禹偁《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诗:“僧传栽树法,客献递诗筒。”【丹顶鹤】仙鹤。体羽主要为白色。喉、颊和颈部暗褐色。飞羽黑色,两翼折迭时,覆于白色短尾上。头顶皮肤裸露,呈朱红色,故称丹顶。鸣声响亮,飞翔能力强。常涉于近水浅滩,食鱼、虫、蛙及甲壳类,兼食水草和谷类。主要产于中国、苏联及朝鲜。汉折叠

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时贤在浙江东部执政的情景,他谦虚宽厚,重视礼仪和教育,并且喜欢玩棋阅读书籍。他对过去的治政有所期待,同时…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时贤在浙江东部执政的情景,他谦虚宽厚,重视礼仪和教育,并且喜欢玩棋阅读书籍。他对过去的治政有所期待,同时也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与官员们共进饮席、读诗作文,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和闲适。他注重道德修养,为人清白正直,并且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和尊敬。最后,他得到皇帝的赏识,晋升为官品高贵的官员,成为一位具有卓越才干和高尚品德的人物。折叠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巨野(今属山东)人。晚贬知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登进士第,授成武主簿,迁大理评事,移知长洲。端拱初,擢右拾遗,直史馆。后拜左司谏、知制诰。淳化二年(991),贬商州团练副使。至道元年(995),任翰林学士,坐讪谤,以工部郎中出知滁州,改知扬州。真宗即位,复知制诰,上书提出「谨边防」,「减冗兵,并冗吏」等事。与修《太祖…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43012.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