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来朝积岁年
出自宋朝王禹偁的《和仲咸诗六首之一和与喻丰阳夜话》- 泽国来朝积岁年,商山相遇话乡原。
郄诜重折月中桂,陶令未归江上村。
岚气滴空无限翠,泉声通夕有何冤。
寒灯挑尽芳樽竭,所得新奇尽雅言。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作者经过多年来到泽国朝拜,与友人商山相遇,谈论故乡之事。郄诜折下了月中的桂花,陶令还未回到江上村。环境清新宜人,岚气缭绕,泉水潺潺流淌,夜晚安静无声,寒灯渐渐熄灭,芳酒尽底,但是大家却不断地聊着有趣又高雅的话题。
- 背诵
-
和仲咸诗六首之一和与喻丰阳夜话注释
【月中桂】传说谓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名吴刚,学仙有过,谪令常斫桂树,树创随合。事见《初学记》卷一引晋虞喜《安天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唐李白《赠崔司户文昆季》诗:“欲折月中桂,持为寒者薪。”后以为科举应试中式的典实。唐许浑《下第贻友人》诗:“人心高下月中桂,客思往来波上萍。”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幸天子开贤路,因而赴帝里,也已高攀月中桂。”汉…展开【月中桂】传说谓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名吴刚,学仙有过,谪令常斫桂树,树创随合。事见《初学记》卷一引晋虞喜《安天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唐李白《赠崔司户文昆季》诗:“欲折月中桂,持为寒者薪。”后以为科举应试中式的典实。唐许浑《下第贻友人》诗:“人心高下月中桂,客思往来波上萍。”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幸天子开贤路,因而赴帝里,也已高攀月中桂。”汉折叠和仲咸诗六首之一和与喻丰阳夜话诗意赏析
-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巨野(今属山东)人。晚贬知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登进士第,授成武主簿,迁大理评事,移知长洲。端拱初,擢右拾遗,直史馆。后拜左司谏、知制诰。淳化二年(991),贬商州团练副使。至道元年(995),任翰林学士,坐讪谤,以工部郎中出知滁州,改知扬州。真宗即位,复知制诰,上书提出「谨边防」,「减冗兵,并冗吏」等事。与修《太祖…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38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