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吟不贫句

出自宋朝王禹偁的《暴富送孙何入史馆
孟郊常贫苦,忽吟不贫句
为喜玉川子,书船归洛浦。
乃知君子心,所乐在稽古。
汉公得高科,不足唯坟素。
二年佐棠阴,眼黑怕文簿。
跃身入三馆,烂目阅四库。
孟贫昔不贫,孙贫今暴富。
暴富亦须防,文高被人妬。
暴富送孙何入史馆拼音解读
mèng jiāo cháng pín
yín pín
wéi chuān
shū chuán guī luò
nǎi zhī jūn xīn
suǒ zài
hàn gōng gāo
wéi fén
èr nián zuǒ táng yīn
yǎn hēi wén 簿
yuè shēn sān guǎn
làn yuè
mèng pín pín
sūn pín jīn bào
bào fáng
wén gāo bèi ré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写唐代诗人孟郊的生活和心境。孟郊虽然常年贫苦,但他却能够忘记贫困,追求诗歌艺术的境界,在创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修为和鉴赏力。他欣赏玉川子的才华,为其书船归洛浦而感到高兴。 诗人从孟郊的经历中认识到君子的志趣在于研究古文、史书等传统文化,并且不断探索和学习。尽管汉公获得高科举成就,但只有一座坟墓作为回报,显然不足以满足君子的追求。孟郊则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棠阴二年中帮助官员管理地方事务,进入三馆并翻阅四库,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 最后一段则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即使孙贫今日暴富,也需要警惕别人的妒忌和攀比,因为文化修养和品德素质才是更加重要的东西。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暴富送孙何入史馆注释

【玉川子】唐诗人卢仝的号。《新唐书·卢仝传》:“仝自号玉川子,尝为《月蚀诗》以讥切元和逆党。”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新茶》诗:“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宋苏轼《游惠山》诗:“颇笑玉川子,飢弄三百月。”卢仝性喜茶,故亦指嗜茶者。宋杨万里《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诗:“故人分送玉川子,春风来自玉皇家。”参见“玉川”。…展开
【玉川子】唐诗人卢仝的号。《新唐书·卢仝传》:“仝自号玉川子,尝为《月蚀诗》以讥切元和逆党。”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新茶》诗:“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宋苏轼《游惠山》诗:“颇笑玉川子,飢弄三百月。”卢仝性喜茶,故亦指嗜茶者。宋杨万里《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诗:“故人分送玉川子,春风来自玉皇家。”参见“玉川”。折叠

暴富送孙何入史馆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唐代诗人孟郊的生活和心境。孟郊虽然常年贫苦,但他却能够忘记贫困,追求诗歌艺术的境界,在创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展开
这首诗是描写唐代诗人孟郊的生活和心境。孟郊虽然常年贫苦,但他却能够忘记贫困,追求诗歌艺术的境界,在创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修为和鉴赏力。他欣赏玉川子的才华,为其书船归洛浦而感到高兴。 诗人从孟郊的经历中认识到君子的志趣在于研究古文、史书等传统文化,并且不断探索和学习。尽管汉公获得高科举成就,但只有一座坟墓作为回报,显然不足以满足君子的追求。孟郊则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棠阴二年中帮助官员管理地方事务,进入三馆并翻阅四库,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 最后一段则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即使孙贫今日暴富,也需要警惕别人的妒忌和攀比,因为文化修养和品德素质才是更加重要的东西。折叠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巨野(今属山东)人。晚贬知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登进士第,授成武主簿,迁大理评事,移知长洲。端拱初,擢右拾遗,直史馆。后拜左司谏、知制诰。淳化二年(991),贬商州团练副使。至道元年(995),任翰林学士,坐讪谤,以工部郎中出知滁州,改知扬州。真宗即位,复知制诰,上书提出「谨边防」,「减冗兵,并冗吏」等事。与修《太祖…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36342.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