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野茫茫匝地开
出自宋朝王之望的《题上清宫》- 一径缘云彻一台,玉楼银阙冠崔嵬。
连峰衮衮从天下,迥野茫茫匝地开。
晓日重溟红浪涌,夜灯千岭瑞光来。
却归下土人应怪,身自瑶池阆苑回。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人仙客游历天地的景象。诗中有一条小径,直通穿过云层的高台,高台上有许多华丽的建筑,如玉楼、银阙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高台的壮美景象。在高台周围连绵起伏的山峰和辽阔无垠的原野间,显现出广袤宏伟的自然景观。 诗歌中描写了早晨时太阳升起时,红色的霞光照耀下,引起汹涌的红浪,而在夜晚,成千上万的明灯点亮了山岭,使得整个大地都充满着神秘而又庄严的气息。 最后两句“却归下土人应怪,身自瑶池阆苑回。”表达了游人离开这里,返回尘世的情感。他可能是从神仙居住的瑶池或者阆苑来到这里,但在他离去时,普通人们会惊异于他的身份和经验。
- 背诵
-
题上清宫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人仙客游历天地的景象。诗中有一条小径,直通穿过云层的高台,高台上有许多华丽的建筑,如玉楼、银阙等,形象…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人仙客游历天地的景象。诗中有一条小径,直通穿过云层的高台,高台上有许多华丽的建筑,如玉楼、银阙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高台的壮美景象。在高台周围连绵起伏的山峰和辽阔无垠的原野间,显现出广袤宏伟的自然景观。 诗歌中描写了早晨时太阳升起时,红色的霞光照耀下,引起汹涌的红浪,而在夜晚,成千上万的明灯点亮了山岭,使得整个大地都充满着神秘而又庄严的气息。 最后两句“却归下土人应怪,身自瑶池阆苑回。”表达了游人离开这里,返回尘世的情感。他可能是从神仙居住的瑶池或者阆苑来到这里,但在他离去时,普通人们会惊异于他的身份和经验。折叠 -
王之望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234963.html